伟大出自平凡 平凡造就伟大
周胜武 摄
6月21日下午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
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在河南省洛阳市举行
来自云南省的杨明金、张应贤
作为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应邀参加发布仪式暨交流活动
云南省共有五人荣登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他们分别是↓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范志伟(敬业奉献)
楚雄彝族自治州
李学平(敬业奉献)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汪磊(敬业奉献)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杨明金(敬业奉献)
昭通市
张应贤(孝老爱亲)
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故事
👇
范志伟:机械维修工40余年潜心钻研 摆脱多项国外技术依赖
范志伟,男,1960年10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机械维修工,高级技师。1979年,范志伟进入云南白药厂,由此开启40多年对生产设备“望闻问切”的诊断和治疗。在制药设备技改创新、进口高端关键配件国产化,带徒育人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近年发表论文3篇,取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范志伟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勇于突破 设备技改创新 提升生产效率
范志伟工作40多年来,对提高和改善设备性能始终葆有积极的热情,带头并参与完成公司上百项设备技改,经他技改创新的设备,故障少了,效率高了。他常说:“我们把设备优化好一点,工人就可以轻松一点。”当他看到云南白药散剂因为使用20世纪80年代的设备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时,大胆提出改善设备性能来提高生产效率。亲自在设备现场蹲守多日寻找问题,提出采用偏心振荡桥提高粉柱下落均匀性的办法,台班产量提高20%,年产值提高6000万元。这样的技改还有很多,范志伟带领团队研制的双侧贴签机,气雾剂产品贴签效率直接提高一倍。还有自动剥粒机、自动破囊机等制药生产的辅助性设备,这些设备由于使用的局限性没有公司愿意开发,只有他多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开发,以创新的方式和工艺,彰显了中国中医药制药装备维护工匠的风采。最终成果不仅在白药生产线应用,还在行业内部分公司得到推广使用,效果显著。
潜心钻研 突破国外技术 提高配件模具国产化率
长期以来,范志伟在进口高端设备维护抢修中勇于担当和突破,敢于向国外权威说“不”。这种精神让他在公司进口生产线的关键配件、模具国产化推进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刚开始接触进口生产线,看到眼前全英文的界面,范志伟一下子慌了:“看不懂字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不清楚设备原理那还怎么维修。”面对眼前的困难他没有被吓倒,下班后立刻跑到新华书店买了一个文曲星,回来就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对照翻译,日积月累,光笔记就做了10多本,就这样,堆起来有一人高的英文说明书硬是被他看懂了。他也逐渐成为公司进口生产线的维修专家。经过二十年潜心研究,气雾剂生产线关键组件高效灌封头的自主开发,6瓣核心封口爪的研发改进,已经超越了原欧美厂家的水平,产品控制精度与配件使用寿命均明显提高;攻克关键模具的自主制作,让云南白药48条生产线的关键配件模具国产化率达到98%以上,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此项累计为企业节约采购成本3000多万元。
忠诚企业 带徒育人 担任院校教师开展技艺传承
范志伟忠诚企业,他常说国家和企业培养了自己,他有责任薪火相传为公司培养更多技能人才。工作44年,至今依旧亲自带徒传艺,把平时工作积累的经验和技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并且坚持育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德。在范志伟言传身教影响下,共带徒20余人,1人获“兴滇英才首席技师”称号,2人获“云岭技能大师”称号,2人获“春城计划首席技师”称号,1人获“云岭工匠”称号。此外,在历次云南省技能大赛钳工竞赛的比拼中,有2人获第一名,2次获团体一等奖。同时,他也不忘回馈社会,在忙碌工作之余,还坚持在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校等多所学校担任特聘教师,参与学校机械教学课程设计,为学生讲授《钳工知识》《设备技术》等课程。
李学平:从 “一五”到 “八五” 彝族干部37年超长“在线”普法
李学平,男,彝族,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司法局一级主任科员。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普法。他润物细无声地默默耕耘,将法治这颗种子播撒在万千群众的内心深处。曾获评全国普法工作先进个人、云南省十大法治新闻人物、云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
在松树火把下开始普法
1986年,“一五”普法规划实施。领导考虑到李学平年轻,又是彝族干部,就派他去当地彝族群众聚居的元谋县元马区凉山地区开展普法工作。李学平发扬能吃苦的特点,跨上帆布包,踩着一双半旧的解放鞋,踏遍了山里的村村寨寨。
1986年冬天,凉山地区连续下了几天雪,一片白茫茫,找不到山路出行,多处被大雪压断的树木挡住了去路,7里多的路程,李学平手脚并用走了3个小时,饥寒交迫赶到普法目的地。村干部召集村民开会普法,他拿着《九法一条例问题解答》“一个词一个词蹦”,会没完,人快走光了。一位老大妈一脸茫然地说:“你到底讲了些啥,能说点我们听得懂的吗?”他无比尴尬。为此,他想了不少办法,比如放电影,电影放起来,村民们从十里八乡赶来,他就在电影放映时“插播”普法宣传。为了拉近群众和法律之间的距离,他将相关的法律条款翻译成彝文,在火塘会上使用民族语言进行普法宣传,普法宣传之路艰难地向前走着。
一天,一名60多岁的大妈因赡养纠纷向李学平求助。大妈一共育有3个子女,她选择让小女儿为自己养老,希望大女儿给些赡养费用。然而,按照当地的习俗,为父母养老的子女可以继承家产,其余子女可不再尽赡养义务,大女儿坚持要按习俗办,村里老人们也都支持依照祖宗的规矩办。万般无奈之下,大妈想起了李学平,依稀记得他到村里普法时曾提到,“有个什么法专管儿女不养父母的”。李学平得知情况后,反复到大妈的大女儿家进行调解,把关于赡养的法律法规讲得明明白白。最终,大女儿同意给母亲支付赡养费。这件事让很多村民知道,“法律,是用得着的”,渐渐地,听李学平讲“法”的人也多了起来。
从跳脚闹骂到“民告官”的进步
“二五”普法期间,李学平欣慰地看到了自己的普法成果:一户村民因土地纠纷,对县里某部门提起行政诉讼。“以前遇到类似事情,村民都是去机关里闹,现在晓得用法律手段‘民告官’了,实在是一大进步。”他很有成就感。
1998年8月,元谋雨量特别大。一天,李学平带领工作队一大早就前往50公里外的老城乡老者格村委会彝族地区开展普法工作。顺山箐到波支河,由于上游雨量大,河水暴涨。虽然道路泥泞湿滑,身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山深处,但为了不耽搁第二天的村民学法会,李学平勇敢冒雨前行。围绕河道来回强渡漫过腰杆的激流险滩10余次,又爬行蜿蜒崎岖陡坡9余里,到村委会时全体队员像落汤鸡一样,精疲力尽,冷得瑟瑟发抖,全身上下衣服没有一处是干的,李学平身体多处受伤。“你们冒险前来为我们讲法律,谢谢你们!”当地群众称赞道。
“我宣传的时候,法律条文要念,但更多是要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进行解释,或者用身边的例子说服他们。”37年他坚持“法律七进”活动,共宣讲900多场次。
“退休前多做一点普法工作”
回顾自己的普法路,李学平感慨,从普法方式变化中,能看出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和巨大进步。多年来,李学平编写了融入法治宣传内容的花灯126首、彝族左脚舞歌曲13首,参与拍摄法治宣传教育专题片《热坝说法》15集,在县城区参与建设1个法治文化中心、1条法治文化街、1个法治文化广场,参与创办普法微信公众号,参与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国家级1个、省级7个、州级13个、县级77个……
还有一年多李学平就要退休了,他心里牵挂的依然是奋斗一生的普法事业。他说,今年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和“八五”普法中期检查工作,在退休前为普法多作一点事。
汪磊:消防班长抗洪抢险奋勇救援 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汪磊,男,1995年12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文秀路消防救援站装备技师兼三班班长,三级消防士消防救援衔。2014年9月入伍,先后3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消防员,6次受到嘉奖。2022年5月27日,汪磊同志在参加文山州丘北县平寨乡抗洪抢险行动中壮烈牺牲,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年仅27岁。
山洪来袭 奋不顾身
2022年5月26日,文山州多地陆续遭遇暴雨袭击,丘北县多地降雨量均超过100毫米。特大暴雨导致丘北县清水江水位急速上涨,沿江乡镇遭遇50年一遇的山洪侵袭。
5月27日0时46分,文山州消防救援支队接报:洪水进入平寨乡木柏村民委会纸厂村一村民家中,2人被困。支队立即调派丘北县消防救援大队2车12人前往救援。水域救援骨干汪磊主动请缨,乘坐首车前往救援。
1时57分,当救援分队赶到距救援点不足150米的位置时,湍急的清水江支流黑纳河挡在了面前。平日里仅有4、5米宽的河道,已暴涨至20余米。唯一能通过河面的,是一座只能供小型车辆通行的混凝土桥。
带队指挥员命令汪磊率先通过桥面,侦察通往村庄的道路情况。到达对岸后,汪磊发现入村道路已被河水淹至齐膝处,靠近淹水道路一侧的桥洞下,已掉落一辆地方小型车辆,搭载救援人员及橡皮艇的运兵运装车不具备通行条件。
此时,河面水位已与桥面平齐,由于水流湍急,无法直接利用橡皮艇划到对岸实施救援。被落水车辆阻挡的一侧桥洞上游出现回流区,可由救援人员在此展开橡皮艇,用牵引绳将艇沿被淹路基向上划行,至被困人员位置实施救援。如果发生意外,也能借助舟艇疏散转移。
作战人员简单商议后,决定立即展开救援。凭借过硬的水域救援本领,汪磊作为引导员,冒雨摸黑走在队伍最前面。当救援分队正在桥面下放橡皮艇时,混凝土桥突然垮塌。千钧一发之际,汪磊一把扶住身旁失去重心的战友郑传江,顺势用肩膀奋力顶住急速前倾坠落的艇身,防止橡皮艇将大家一起拖拽到洪水里,并大声提醒大家“快撤!”。随着一声巨响,另一半桥面也承受不住洪水冲击轰然坍塌,汪磊等5名队员和10名地方人员不幸落入汹涌的洪水中。
垮塌的桥体和咆哮的洪水朝着橡皮艇和汪磊冲击过来,还来不及反应,汪磊就淹没在了洪流中,橡皮艇被冲到了距落水点5米远外的灌丛里。“汪磊!班长!”战友们在河里、在岸上大声呼喊,但黑暗中除了洪水和暴雨声,再也没有听到汪磊的声音。
经过持续搜寻,终于发现了汪磊的遗体,他年轻宝贵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7岁。
奉献红门 争当尖兵
在农村长大的汪磊,虽是家中独子,却从不娇气,“多干活、少说话”一直是他的“口头禅”,日常工作积极主动、一丝不苟,训练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2017年任班长和装备技师以来,汪磊总是脏活累活抢着干、灭火救援冲在前。站里的10辆消防车、283件(套)灭火救援器材装备,他件件会用能修;每次带班组织训练,他总是第一个操作示范,叫响了“看我的!我先上!”的响亮口号,连续6年参加支队执勤岗位练兵比武,2019年为丘北大队荣获全支队团体第一名发挥了关键作用,并代表支队参加总队后勤岗位练兵比武,获机动链锯操单项第二名。
2021年,在县城一民房火灾扑救中,汪磊左腿被高温蒸汽烫伤,但他每天忍受着伤痛参训组训,腿上的皮磕破了一层又一层,从不叫苦叫累。当年,其带领队伍参加了支队岗位练兵比武,获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同年,汪磊作为丘北大队唯一推荐对象,参加了总队水域救援技术师资骨干培训班,以优异成绩取得水域救援R1、R2级资质证书,是全支队4名水域救援骨干之一。
爱洒驻地 情暖丘北
丘北是文山州灭火救援任务最重的县,在这里驻守8年的汪磊,早已把丘北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大队荣誉室里、走廊墙上,到处都有汪磊勤学苦练、英勇战斗的身影。
2021年,丘北县温浏乡平翁村一名老人不慎坠入近50米深的山洞,汪磊和战友们迅速赶往处置。面对深不见底的山洞,作为攻坚队员的他主动要求下洞施救。汪磊与站干部紧贴长满杂草、凹凸不平、十分湿滑的洞壁艰难到达洞底后,克服体力透支、空气稀薄等困难,利用救生担架成功将老人遗体转运至地面。事后,老人家属专门给大队赠送了“不惧艰险、一心为民”的锦旗。
2021年9月,汪磊与在麻栗坡县杨万乡卫生院工作的张琼仙领取了结婚证。由于两人工作地相距170多公里,加之地处中越边境的文山州多次出现新冠病毒感染,两人的婚礼一推再推。他和妻子本已约定,等病毒形势好转马上举办婚礼。可2022年以来,麻栗坡县先后发生两轮病毒感染,妻子作为一线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坚守岗位,汪磊也一直战斗在丘北县防疫消杀、人员排查、设卡管控一线。一直盼着幸福步入婚礼“殿堂”的张琼仙,等来的却是永远无法举办的婚礼,那装扮温馨的婚房永远等不来属于它的主人……
入队8年来,汪磊同志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900多起,营救被困人员50余人,疏散转移群众120余人。他把宝贵的青春、满腔的热血献给了丘北,献给了他热爱的消防救援事业,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杨明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坚守25载 在高山村寨点亮电影之光
杨明金,男,1977年6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自1998年至今,杨明金凭着对电影事业的一腔热情,不讲报酬、风雨无阻,一心一意为群众免费播放电影。他穿梭于怒江大峡谷两畔的各村寨之间,25年间播放电影4500余场,观看群众达50万人次,受到了当地群众广泛赞誉。杨明金曾荣获云南省第七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不务正业”的轮胎店老板
今年46岁的杨明金,是泸水市一家轮胎店老板,靠修轮胎维持一家的生计。25年前,他从汽修学校毕业,赊购了一台电影放映机,开始了无偿放映之路。凭着对电影的热爱,杨明金白天干活挣钱,晚上为群众放电影。从1998年开始,杨明金带着自购的设备和自己租来的影片,在无任何补助的情况下,风雨无阻一干就是15年,从未收过群众一分钱。直到2013年,杨明金正式成为一名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杨明金曾在放映笔记里写过这样一段话:“我用电影为观众带去了欢乐,我也从放映中体会到了无穷的欢乐,对放映的这份痴情将陪伴我的终生。”
心系群众的“红色放映员”
杨明金从小喜爱电影,特别是对红色电影情有独钟,他说,红色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总会给自己带来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为群众播放的电影,也带着一股浓厚的红色气息,带着满满的正能量。脱贫攻坚期间,杨明金更是对影片精挑细选,用红色影片去感染群众,提振群众精气神。他放映的科教短片,常成为农民朋友致富的“金钥匙”。群众观看杨明金放映的电影,收获的不仅是文化生活,更是充满红色气息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利用放电影的契机,杨明金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他在组织为山区的小朋友募捐书包、衣服、笔等爱心物资的同时,还自掏腰包进行帮扶,20多年下来,杨明金早已记不清为贫困家庭孩子买了多少衣物。
信守承诺的人民服务员
为群众放好免费电影,是杨明金自小立下的誓言。杨明金手上有一个笔记本,上面清楚的记录放映计划,只要一个电话,不管有多远、观众有多少,他都会信守诺言准时到场。2009年,群众观影时的一句“要是电影也能讲傈僳话就好了”的感叹,引起了杨明金的深思,杨明金拿着图纸研究了三个多月,通过涂磁技术,把汉语转成傈僳语,民语电影之花从此在大峡谷恒久绽放。201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杨明金永远失去了一岁的小女儿,妻子也重伤长期住院治疗,这让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不管日子再怎么艰难,杨明金始终坚守在电影放映之路上。一辆皮卡车、一台放映机、两只音响、一包幕布和幕架,8700多个夜晚带着这些全部“家当”翻过多少山、绕过多少弯,杨明金早已记不住,唯一确定的是,没有耽误过一场。
无私的电影文化传播者
杨明金在走村串寨放映电影的同时,总喜欢搜集那些散落在乡村的 “影视文物”,在他眼里,这些老物件是见证中国电影成长的里程碑。他自学修理,让这些临近报废的老物件正常运转起来。前后共收集放映机700多套、胶片1300多部、海报3000多张。为了让更多群众走近电影文化,杨明金在社会各界帮助下成立了两个电影博物馆,并免费对外开放。他自己做起了解说员,以详实的讲解,引导群众爱上观影,热爱中国电影。截至目前,电影博物馆的观展人数已达40000余人次。
对杨明金而言,放映电影的过程就是经历人生的过程,黑色的胶片、沉重的设备、从黑白到斑斓的影像,伴他走过了20多年,放映的道路上记载着他人生的酸甜苦辣,而他,默默地演绎着无悔的“光影人生”,始终如一履行着为群众放好免费电影的诺言。杨明金说,他的电影永不散场,只要还有人看,他会一直放下去,放到老,放到抬不动机器为止!
张应贤:“90后”女孩回报养育深恩 背着“袖珍”爷爷爬长城
张应贤,女,1993年10月,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大兴镇人。2022年9月,她背着“袖珍”爷爷张自敏去北京看升国旗、爬长城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感动了无数网民,大家纷纷为她的拳拳孝心点赞。“90后”的张应贤用朴实无华的行动,向人们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孝老爱亲的人间真情。
孤苦童年 爷爷成了唯一依靠
1998年,张应贤的父母离异后,母亲带着年幼的妹妹远嫁他乡,父亲外出务工,将她留在了老家,从此杳无音信。而爷爷奶奶也因年老体弱,无力抚养年幼的她。失去父母庇佑的张应贤,起初还辗转于亲戚家,但时间长了,也受到不少冷遇。
1999年,6岁的张应贤最无助的时候,自幼患侏儒症的叔爷爷张自敏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张自敏身高虽不足1米,但能在地里干些农活,加之略懂中医药理,经常领着年幼的张应贤种洋芋、种玉米、挖草药,生活虽苦一点,也能维持生计。此后,爷孙俩相依为命生活了10年。
为了让爷爷过上好日子,2009年,16岁的张应贤走出大山到浙江海宁的一家袜子厂当学徒。通过辛苦努力,她挣到了人生第一份工资——582元。当晚,她激动得整夜睡不着,第二天给爷爷寄了500元,自己留下82元。“很开心、很骄傲、很自豪。”回顾往事,张应贤至今记忆犹新。
多年来,张应贤辗转多地务工,但无论身在何处,爷爷一直是她心中最深的牵挂。每年她都要专程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爷爷,每次回到爷爷身边,张应贤不仅包揽所有家务,还领着爷爷到医院检查身体,去集镇逛超市、买衣服,去江边公园散步、观光,让老人感受家乡发展变化。
圆梦北京 拳拳孝心走红网络
每次回到家,张应贤都会向爷爷讲述大山外面的故事,讲述国家的发展巨变,而爷爷的眼中总是充满无限的憧憬。看到爷爷年岁增大,已是满头白发,且腿脚愈发不便,张应贤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不管再苦再累,一定要带爷爷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往后的日子里,张应贤工作更加努力、生活更加节俭,累并快乐着。2021年,她拿出积蓄带着爷爷去了杭州,第一次坐上了飞机,看到了西湖,还背着爷爷爬上了雷峰塔。
“爷爷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去北京看一看。” 张应贤一直把爷爷的愿望装在心里。2022年9月,她背着爷爷去北京爬长城、看升国旗。因为爷爷的个子小,并且腿关节变形,长城的台阶,很难爬上去,她就背着爷爷一步步往上爬。在天安门广场,爷爷看不到升国旗的全景,她就把爷爷扛在肩上。在景山公园,爷爷心疼钱不愿坐缆车,她就背着爷爷走完了长梯。
善待父亲 用爱传承孝亲敬老
2022年,张应贤的父亲因心脏病住院急需用钱,辗转联系上了女儿,她毫不犹豫地筹借了1万元给了父亲。对于她来说,曾经对父母的怨怼现在也已释然,心里想得更多的是孝顺和责任。
如今,张应贤一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但那段老幼相依的艰难岁月,积淀起亲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久久令人难忘。从照顾爷爷的生活起居开始,到为爷爷洗头、剪指甲、买菜做饭,再到听爷爷拉二胡,陪爷爷聊天、逛公园……她多年如一日以实际行动回报爷爷,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真谛。
他们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用实际行动关爱社会、温暖他人
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时代的脊梁
为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