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策法规   法治要闻   州市普法   谁执法谁普法   普法影像   以案释法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您现在的位置:云南普法网 >> 法治要闻 >> 内容阅读
《中国律师》杂志报道 | 云南律师行业:把准方向 突出导向 全力推动青年律师成长成才
稿件来源:云南司法行政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9日 10:34:29

  青年工作抓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青年律师是律师队伍的希望和关键。云南省律师人数现已突破2万,其中青年律师逾 15000人,占全省律师总人数的75%以上,青年律师的成长和发展成为全省律师事业实现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课题。云南省司法厅和省律师协会在青年律师的培养上也下足功夫,着力塑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青年律师队伍,为法治云南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讲政治 重培养 筑牢青年律师思想根基

  加强对律师队伍的政治引领,加快培养一支爱党爱国、心怀人民、堪当重任的青年律师队伍是律师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律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确保青年律师队伍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

  云南省律师行业党委、省律师协会创新提出的青年律师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业务技能“三个三分之一”培训模式,通过系统性重构培训体系,将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与制度建设有机融合,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为青年律师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在理论学习层面,注重夯实青年律师的政治根基,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章党规等内容作为必修课程通过集中轮训、专题研讨、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确保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云南省律师协会与云南大学法学院共建云南省律师学院,与北京市律师协会等单位和网络平台合作,引进网上精品课程,整合网络优质培训资源,邀请资深律师、专家、教授等通过网络视频方式进行远程授课,与省检察院联合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检律同堂培训,依托浙江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资源,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涉外法律服务等专题研修班,累计培训青年律师1200余人(次)同时,依托“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平台,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省律师行业党委创新开展“行走的课堂”每年组织青年律师赴浙江大学、延安干部学院等教育基地开展专题培训,重走长征路、聆听红色故事,通过专家授课案例剖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青年律师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精髓,强化职业使命感。

  云南省律师行业积极组织全省青年律师参加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厚植家国情怀 彰显时代担当”青年律师主题演讲比赛。经省律师行业党委和省律师协会选拔,云南省红河州的张子良律师以“护边路上”为题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决赛,荣获二等奖,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云南青年律师在守护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执业风采。

  建制度 搭平台 丰富青年律师培养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司法厅和省律师协会围绕青年律师培养构建了多层次阶梯化的政策体系,通过制度创新、实践赋能与资源整合,持续推动青年律师队伍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深刻转型。

  2018年11月,省司法厅和省律师协会联合印发《云南省青年律师三年发展纲要(2018-2020)》,明确建立“导师制”传帮带机制,要求律所主任或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通过“一师多徒”“一徒多师”模式提升青年律师实务能力。要求各州(市)律师行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规范律师事务所劳动用工制度,确定实习人员、青年律师的最低工资标准,严格要求律师事务所为青年律师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凡是在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边境县的律师事务所新执业的青年律师,减免自准予执业之日起三个执业年度的个人会费,对执业不满一年的青年律师,减免其取得执业资格证后18个月的个人会费,营造扶持青年律师成长的良好氛围。

  2024年,云南律协制定《云南省律师协会“双百工程”实施方案》,启动“三年结对帮扶100家律所、培养100名少数民族青年律师”计划,创新性构建“结对帮扶资源倾斜+实践赋能”的立体化培养机制,为青年律师成长注入强劲动力。“双百工程”计划聚焦边疆民族地区法治人才短板,精选100家优质律师事务所与25个边境县、欠发达地区律所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通过实务训练、跟班学习、共享培训等12项具体举措,推动青年律师在跨境纠纷化解、民族语言法律服务等领域快速成长。

  同时,下发《关于落实律师行业东中西部对口帮扶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组织18名青年律师参与浙滇对口培训,选拔首批100名少数民族律师重点培养,同步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选派青年律师赴25个县( 市、区)司法所实践锻炼,创新“以强带弱”“以案代训”模式,组织沿海发达地区律所与云南青年律师联合办理涉外案件、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帮助青年律师在实战中提升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为边疆法治建设储备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力量。

  作为全省开展青年律师培养工作的载体和平台,云南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先后开展了“善思成论、辩理明真”为主题的首届青年律师辩论赛、第一届“律星杯”模拟法庭决赛、“时代星辉 闪耀梦想”创新法律服务产品大赛和首届云贵川渝桂藏青年律师辩论大赛等丰富的赛事活动,同时,指导全省十六个州(市)开展青年律师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持续深化“赛训结合”模式,把各项活动赛事作为青年律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实践,延伸和拓展律师的专业素质,将专业能力锤炼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

  守初心 担使命 以青春之力书写法治的“云岭答卷”

  近年来,云南省青年律师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积极参政议政,在涉外法治建设、生态保护立法、营商环境优化等领域发挥专业优势,为中老铁路跨境贸易、澜沧江流域生态司法保护等重点领域提供法律护航,将法治力量贯穿乡村振兴、对外开放等国家战略实施全过程,体现服务“国之大者”的担当,实现服务民生保障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在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特殊和困难群体帮扶等民生领域主动担当,以“一村(居)一法律顾问”等制度为抓手,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彰显执业为民的宗旨。每年“学雷锋”法律服务周、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的活动中,都有青年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身影,他们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践行人民律师职责使命。

  近五年来,云南青年律师踊跃报名参与“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云南律协发挥职能作用,做好律师志愿者的招募、报名、遴选和资格审定工作。先后选派多名高素质高水平、有奉献精神、能吃苦耐劳的律师人选报送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云南的木斯羽、郑欣、陈烁等律师作为志愿者,被分配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青海省黄南州等地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一年。

  2024年陈烁律师到达服务地后,办理了涉及婚姻家庭、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纠纷、土地纠纷、刑事辩护等多个领域的37起法律援助案件,通过耐心细致的调查取证、法律解释和调解协商,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两起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和交通事故案件通过调解方式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及时为当事人解决了纠纷;参与26次法治宣传活动,走进农牧区、学校、社区、监区,通过讲座、发放宣传册、现场咨询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解答群众疑问,受众人数超过800人(次)。重点关注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群体的权益保护,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参与17次法律培训宣讲与交流活动,与当地司法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及法律援助中心的同行们深入交流,共同探寻解决高原地区法律服务难题的路径。

  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时,云南援藏律师杨阳积极响应谢通门县要求各单位统计40岁以下男性党员组织应急救援队参与救援的号召,参与到日喀则震区的志愿服务中。在物资转运的现场,他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确保每一批救灾物资都能及时送达灾区,为灾区群众送去温暖和希望。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律师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更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和促进者,展现了云南青年律师在灾难面前的责任与担当。

  “每一起案件,都是当事人的人生”,云南潘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文嘉执业三年,参与40多起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帮助了40多名未成年人。在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中,他坚持对涉罪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提出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最终使检察机关依法决定对受援人附条件不起诉,真正做到罚当其罪,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在考验期内多次与受援人及其家长、社工进行沟通,在心理上、思想上、法律上全面帮助该未成年人回归正途。在法庭之外,周文嘉还致力于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担任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秀屏中学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多次深入该县偏远山区进行“控辍保学”工作,劝返5名辍学的未成年人重返校园。

  青春虚度无所成,踏浪逐云自奋蹄。云南青年律师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实司法部党组对广大律师提出的“五点希望”,服务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在西南边陲继续书写服务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新篇章。

  文章来源丨云南律师协会

Copyright @ 2006-2021 云南普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000821号-3 主办单位:云南省司法厅 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