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前后,是丽江纳西族人热热闹闹的“棒棒会”。今年,在人头攒动的“棒棒会”现场,丽江市司法局巧妙融入其中,将法律知识与民俗文化紧密交织,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宣传活动,为传统盛会增添浓厚的法治氛围。
热闹开场,普法摊位成焦点
“棒棒会”现场,丽江市司法局联合玉龙县司法局、古城区司法局设立的普法摊位,吸引了过往人群,大家纷纷上前索要宣传手册。

公证员、律师和司法鉴定员等普法志愿者,身穿普法马褂,热情地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

桌子上整齐地摆着各类宣传资料,既有民法典、法律援助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丽江市旅游条例实施细则》、《丽江市公民守法提醒告知书》等生活常用法律手册,也有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页,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民俗文化保护法律资料。法治围裙、法治雨伞、法治购物袋、法治杯子等生活物品组成的法治礼包,特别受欢迎。

律师耐心地为群众讲解合同纠纷、婚姻继承等法律问题,用实际案例把复杂的法律条文讲得通俗易懂;公证员则针对财产公证、遗嘱公证等内容,结合生活场景,向大家普及公证的作用和办理流程;司法鉴定工作者围绕司法鉴定的范围、流程及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为市民答疑解惑。

双语普法,精准服务暖人心

活动现场,纳西族商户前来咨询,经营特色手工艺品的商户对合同签订有疑问,律师先用纳西语讲清合同关键条款、违约责任,再结合传统交易习惯与法律进行对比讲解。商户听完后,对合同有了清晰的认识。

贴心的双语普法方式,让各族群众消除了语言和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让法治理念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萌娃宣法,普法路上添活力
人群中,身着马褂的小小普法志愿者格外亮眼。孩子们在家长普法志愿者带领下,手拿行政复议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各类普法小册子和普法小礼品在集市中穿梭。

这些可爱的小小志愿者,用纯真和热情为普法活动注入新活力,让更多人感受到法律知识无处不在。

聚焦民俗,法治护航非遗
在“非遗文化产品展销区”,普法志愿者向群众详细讲述了纳西族的东巴文字、彝族传统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受法律保护,告知随意篡改、盗用非遗元素用于商业是违法的,鼓励大家举报侵权行为,守护民俗文化的纯正。

护航交易,守护市场促发展
在热闹的交易现场,普法志愿者们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向摊主和顾客讲解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的重要性,提醒他们在交易时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

普法志愿者积极向顾客普及消费维权知识,告知顾客在购买商品时,务必仔细查看商品的质量、保质期等信息,并妥善保留购物凭证。

下一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持续探索更多贴合群众需求、融入民俗特色的普法形式,让法律知识如春风化雨般润泽每一个角落。

文章来源丨法治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