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策法规   法治要闻   州市普法   谁执法谁普法   普法影像   以案释法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您现在的位置:云南普法网 >> 谁执法谁普法 >> 内容阅读
强国复兴有我 | 云南楚雄州:活跃着7636名“法律明白人”
稿件来源:云南司法行政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2日 10:44:00

  “解决问题要靠讲法律,让大家依法办事。想要当好‘法律明白人’,首先自己要明白。”这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鹿城镇学桥街社区“曹姐调解工作室”的“法律明白人”曹家庆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席话。

  让曹家庆印象深刻的有这样一件事:2023年3月,一对步履蹒跚的夫妇来到工作室,反映与李某的房屋租赁纠纷问题。曹家庆当即搀扶着当事人前往查看,确认情况属实后联系李某,就民法典关于合同订立的形式、违约责任的种类进行讲解,经过曹家庆耐心细致地沟通、疏导,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有你们‘法律明白人’真好,帮助了我们。”夫妇二人眼眶微红,向曹家庆道谢。

  化解矛盾,这是楚雄州培养“法律明白人”的生动缩影。通过让“自己人”调解“自己事”、以“法律明白人”带动群众学法用法,为推动法治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枫”景线。

  禄丰市高峰乡是楚雄州40个少数民族聚居乡之一,目前仍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服饰、习俗等民族传统文化。打“锣伙”是高峰乡彝族群众的一项传统丧葬习俗,目的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祭奠,延续至今,不仅存在严重铺张浪费的现象,还极易引发其他风险事件的发生,与新时代倡导的厚养薄葬背道而驰,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凸显出很多问题。高峰乡海联村委会“法律明白人”普义生通过典型案例,为身边的群众讲解打“锣伙”这一习俗的弊端,倡导厚养薄葬、节俭治丧、文明祭扫,带头抵制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打“锣伙”这项传统丧葬习俗在当地逐渐减少。

  “普法既要用好大课堂,又要会‘开小灶’。”普义生说,“把大家聚在一起聊聊法律,这是大课堂;走进群众家里根据其需求开展针对性普法,就像‘开小灶’。”

  “八五”普法以来,楚雄州培养了一支遍布城乡的“法律明白人”队伍,引导群众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截至目前,全州共培育“法律明白人”7636人,开展普法宣传5000余场(次)。

  文章转自丨学习强国楚雄州学习平台

Copyright @ 2006-2021 云南普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000821号-3 主办单位:云南省司法厅 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