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策法规   法治要闻   州市普法   谁执法谁普法   普法影像   以案释法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您现在的位置:云南普法网 >> 谁执法谁普法 >> 内容阅读
强国复兴有我 | 当普法宣传邂逅浪漫花都
稿件来源:云南司法行政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9日 15:20:51

  楚雄市司法局紧扣“中国火城 浪漫花都”城市名片,将普法宣传融入地域特色,以花卉景观为载体,将法治精神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创新打造楚雄州首个个性化法治文化打卡墙,开启普法宣传“浪漫表达”。

  01

  法治种子扎根

  浪漫花境

  打卡墙以花卉连廊为核心脉络,系统构建“民法典+宪法+服务互动”三大主题区,通过法治元素与浪漫花境有机融合、视觉共振,打造个性化普法阵地,让法治种子在城市景观中落地生根。

  民法典主题区

  依托金黄月季景观带,将“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题标语与“花漾少女”生活化插画相结合,同步嵌入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展板,通过具象化场景设计,把“法典护民生”的内涵转化为群众可感可知的诗意表达。

  宪法主题区

  环绕粉紫蔷薇景观,以彝族少女捧读宪法的插画为视觉核心,搭配“最好的守护‘宪’给你”标语,突出根本大法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精神内核。

  服务互动区

  以“法墙铭社稷 心盾护安康”“不期而遇 法定方圆”等标语指示牌串联,将法治融入景观,引导群众在漫步赏花过程中自然接受法治熏陶,实现普法宣传与城市风貌的深度融合。

  02

  解码地域与民族

  法治基因

  作为全州首个“定制化”法治文化打卡墙,这一创新阵地将法治宣传与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深度融合,实现了法治宣传教育与城市景观的有机统一。立足“浪漫花都”城市IP,以花卉景观为天然传播媒介,将法治元素与城市品牌符号有机串联,赋予普法工作鲜明的楚雄地域标识,使法治宣传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多民族聚居特点,阵地在视觉呈现中系统融入彝族服饰纹样、银饰等文化符号,通过插画、标语等载体的民族化转译,增强各族群众对法治精神的情感认同与价值共鸣。着眼服务实效,阵地将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楚雄市司法行政二维码嵌入景观场景,构建起“宣传引导—在线咨询—实体服务”的闭环链条,推动法律服务从“被动等待”向“主动触达”转变,引导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强化“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行动自觉。

  03

  从“打卡地”到

  “普法窗”

  该法治文化打卡墙的落地,标志着楚雄普法工作迈入了“场景化、个性化”融合发展新赛道。阵地依托创新设计有效打破传统“说教式”普法的刻板印象,凭借兼具地域特色与法治内涵的景观呈现,吸引广大群众、游客驻足打卡,已成为展示城市法治文明的标志性文化地标,有力助推“八五”普法工作差异化、精准化推进。同时,通过“花漾法治”浸润式教育模式,持续推动民法典与宪法精神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根植社会治理肌理,为“法治楚雄”建设筑牢思想根基、厚植文化沃土。

  FLOWER

  花景与法治文化交织

  民族风与法治精神共鸣

  这场“浪漫花都”与“法治信仰”的邂逅

  不仅点亮了城市风景

  更让法治种子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最浪漫的守护,是“宪”给你

  最美好的生活,有“典”相伴

  快来~

  文章来源丨楚雄市司法行政

Copyright @ 2006-2021 云南普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000821号-3 主办单位:云南省司法厅 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