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这个信箱,我的烦恼终于有人帮忙解决了!”近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文镇一名五年级小学生通过“护蕾信箱”反映的校园矛盾得到妥善处理后,激动地向司法所“小杨姐姐”表达谢意。
在普文镇中小学校里,有一个特殊的信箱,那是针对孩子们在成长路上所遇到的困惑与诉求设置的一个专属“窗口”。它用最朴素的方式搭建起司法所与孩子们的对话桥梁,倾听和回应孩子们的心声,它就是孩子们的“护蕾信箱”。
打造安全对话空间
让信箱成为“有温度的倾听者”
普文司法所打破传统信箱的固有模式,在信箱的建设和管理上倾注巧思,为孩子们构建起温暖可靠的安全对话空间。在选址环节,充分考量学生的使用需求,将信箱设置在教学楼转角、宿舍楼旁等位置,搭配生动活泼的卡通标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放心投递、绝对保密”的理念深入学生心中。同时,建立了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从开箱登记到分类处理,每个环节都严格规范,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不辜负孩子们的信任。

织密全链条响应网络
让诉求化作“成长助推器”
普文司法所构建起“收集—研判—处置—反馈”的闭环工作体系,建立了“1+3+N”工作模式,即1个工作专班统筹协调,联合学校、公安、妇联3个部门,整合心理咨询师、法治副校长、社区志愿者等N类专业力量,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合力。同时,定期对收集的信件进行分析研判,对于学生的心理困惑,安排“一对一”心理疏导;对于涉及的法律问题,多举措开展精准普法;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启动多部门联合处置程序。
截至目前,“护蕾信箱”已累计收到学生投递各类信件157封,通过“一对一”暖心回信37封,为学生们高效解决38个实际问题,成为了孩子们最信赖的朋友。

校准未保“风向标”
让关爱凝成“共治防护盾”
“护蕾信箱”不仅是解决学生个体难题的“暖心窗口”,更是撬动全社会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的“关键支点”。普文司法所通过建立信件动态分析机制,将信箱反馈的共性问题提炼为社会治理议题。在此基础上,联合学校推出“小杨姐姐解忧树洞”心理疏导品牌,与社区共建“青少年成长驿站”服务阵地,定期开展关爱少年儿童活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的生动实践,持续增强辖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目前,“护蕾信箱”已成为普文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特色名片。这一个个看似简单的金属箱体,承载着未成年人的信任与期待,更彰显着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今后,普文司法所将继续深耕这一创新载体,让更多孩子在法治阳光的照耀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文章来源丨景洪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