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峨山县有效整合资源,完善普法机制,用活普法专员队、普法专业队、扎根基层普法队、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服务队、法治副校长、法律明白人、乡村文艺队等“八支队伍”,在法治宣传、政策解读、隐患排查、矛盾化解、平安建设、乡村振兴、民意收集等方面充分发挥前哨作用,形成了高标准、多元化、全方位的普法队伍,构建覆盖全县的“大普法”工作网络,让普法更显“烟火气”、更暖“百姓心”,在彝乡大地营造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用活普法专员队
依托驻村干部、村(社区)民警、党政机关改任非领导职务人员等力量,形成一支由78人组成的普法专员队伍。普法专员队从细微处入手,锚定民生问题,负责深入乡村、社区做好社情民意收集,开展普法宣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命案防控、治安隐患排查等工作,把普法融入社会管理全过程,引导和促进居民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以点带面,实现普法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深度融合,推进法治彝乡建设。
用活普法专业队
依靠政法单位干警、主要行政机关干部职工等力量,组建一支由 434 人组成的普法专业队伍。普法专业队聚焦农村重点人群及重点区域,下沉包保责任村(社区)入户开展“一对一”普法宣讲、心理疏导、行为引导、化解纠纷等系列普法帮教活动。充分发挥政法队伍主力军作用,精心组织开展进村、入户、到人的“百名干警进百村”普法活动,实现重点区域、重点对象普法覆盖率达到100%,全力遏制“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用活扎根基层普法队
依托乡村干部、政法干警、调解员、治保员、社区网格员等不同群体,组建由2112人构成的扎根基层普法队。扎根基层普法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法治需求,积极向基层群众宣传法律法规,真正把法治土壤深耕在基层一线,将普法行动落实到每一个村组。
同时,充分发挥扎根基层普法队伍贴近基层、面向群众和人熟、地熟、情况熟、底数清的优势,常态化掌握村(社区)人员动态,及时收集提供相关信息情报,积极会同普法专员队、普法专业队开展好“重点普”工作,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用活普法讲师团
按照政治素质强、理论素养高、专业知识精、授课经验丰富且热心法治宣传教育事业的标准,组建以党校教师、政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及律师等专业人士为主的66 名“八五”普法讲师团。普法讲师团成员积极参与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行业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专题法治讲座等普法宣讲活动,重点深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大力开展以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乡村振兴等为主要内容的普法宣传活动,为推动彝乡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
用活“红马甲”志愿者服务队
依托有一定文化素养、热心法治宣传教育事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青年志愿者、社区网格员等力量,组建一支由80人构成的“八五”普法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身穿“红马甲”适时深入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广场、社区院坝、网格责任区、田间地头、居民群众家中开展普法宣讲活动,努力为群众提供贴心、耐心、细心的法律服务。同时,协同相关单位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平安建设,助力在彝乡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法治氛围。
用活法治副校长
主要由政法队伍组成的32名法治副校长,针对在校中小学师生,以预防校园欺凌、性侵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主题班会、开学第一课等深入全县20所中小学校开展“与法童行,呵护成长”普法宣讲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法治观念,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用活法律明白人
积极打造基层法治建设生力军,按照每个村(社区)至少培养5名法律明白人的工作要求,培养形成一支主要由在基层一线的村(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组成的390名村(居)法律明白人队伍。法律明白人队伍承担着收集社情民意、宣传法律政策、调解矛盾纠纷、引导法律服务等职责,成为在群众身边找得着、用得上、真管用的法治带头人队伍,促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引导和促进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实现以点带面、连网成片,不断提升村(居)法律服务能力,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用活乡村文艺队
充分发挥彝乡民族文化优势,结合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创作一批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法治文艺节目。有效利用全县196支乡村文艺队,通过“文艺+普法”的形式,在重大节庆日、法律法规实施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法治文艺汇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