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微风轻拂,丰泽源的潭水缓缓汇聚流向昆明市盘龙江,清可见底的潭水旁,滇源街道南营村特色街区的筹划准备工作正紧张有序地开展。从曾经的靠水吃水,到如今的变水为宝,滇源街道、滇源司法所以村民自治为纲,以法治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前签合同只会靠老经验,有时候甚至觉得法律条文太复杂,离农村太远。但现在学会了明确违约责任,知道用法律维护村集体的合法权益!”在滇源司法所联合云滇律师事务所组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培训会后,南营村党委书记深有感悟。
提升法治素养,让法律“小白”成长为“明白人”
当天,滇源司法所工作人员联合律师,通过解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条款和亮点,结合实际案例给村民们带来了一堂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法律讲座,带领村民学法、守法、用法,将法治思维融入产业发展、矛盾化解、环境治理,让法治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近年来,滇源街道、滇源司法所牢牢抓实“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将其作为推进基层依法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定期邀请法律专家、法律工作者面向村“两委”干部、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开展专题法治培训。培训内容紧密联系农村实际,针对农文旅项目落地过程中涉及的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环境保护、劳务关系等法律风险点进行重点提示和规范指导,有效增强了村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村务、处理纠纷、推动发展的能力。
法治滋养乡风,让多元自治续航赋能基层治理
滇源街道将《村规民约》的修订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昆明市松华坝水库保护条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对水体保护、垃圾管理、庭院美化等内容进行细化,使《村规民约》变得“可感可及”。滇源司法所通过入村普法,宣传谨守《村规民约》的重要性,提高对村民的约束力和规定的执行力,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结合。
司法所还联合水源保护区法庭开展“无讼村”创建活动,将“以和为贵”“息诉止争”的思想理念与调解工作紧密结合,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加强与街道平安法治办、滇源派出所等部门单位的协同共治,通过定期研判分析,实现纠纷信息互联互通、具体案件适时会商、突发矛盾联防联控,打造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
法治融入治理,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滇源司法所将法治培训成果延伸至基层调解一线,着力加强村(居)人民调解员的业务指导和能力建设。通过组织调解员跟班学习、案例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引导调解员在调解涉及土地承包、邻里纠纷等方面的矛盾时,自觉依据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明法析理,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解决问题。这种“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的模式,显著提升了调解的成功率和公信力,大量矛盾纠纷被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为辖区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法治护航下,滇源街道的“颜值”与“内涵”同步提升,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街道正积极探索保护与发展的协同推进,农文旅融合项目正快步上马,“花山节”等传统民俗活动正提档升级,秸秆资源化利用等绿色有机产业已落地产出,村干部从“被动管”积极向“主动干”转变。
文章来源丨微观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