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人社厅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围绕强化政策支撑、积极稳岗拓岗,实施就业政策进校园、千企万岗直播送岗等5个专项行动靠前服务,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17条措施》,提出了一系列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举措,部分政策措施实现了创新突破,旨在进一步做实做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拿出真金白银举措全力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鉴于疫情三年来我省大规模开发政策性岗位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可供挖掘政策性岗位资源有限,我省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积极回应学生关切,坚持应招尽招、快招早招,明确充分挖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存量,统筹自然减员,加大补员力度,稳定扩大招录规模,加快招录进程,确保在8月31日前完成政策性岗位招录。
对经营主体、社会组织:全省529万经营主体和广大社会组织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蓄水池。针对当前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经营主体岗位拓展难度较大的实际,省人社厅在给予招用毕业生的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方面,将“企业”范围从之前的中小微企业扩大至包括所有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增加受益主体418.71万户,并将补助标准由之前的1500元增加至2000元;特别对县以下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按每人5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同时,继续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政府投资项目、科研项目等设立见习岗位,按1500元/(人·月)标准,给予用人单位见习补贴,积极鼓励引导市场化就业。
对乡镇基层:随着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419个乡镇(街道)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相关政策中明确:深入挖掘基层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等岗位,扩大“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招募规模,实施“城乡社区专项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并对在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事业单位提前转正定级等倾斜支持,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对普通高校: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也是助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力量。针对近年来大学生慢就业、缓就业等现象不断增多,许多高校将就业指导工作前推,首次明确从大学低年级设置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举办全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提前开展大学生深入企业、接受现场指导等工作,引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紧紧抓住毕业生可信赖的“身边人”,按照不低于毕业年度毕业生500:1的比例配齐配强就业指导教师,并可参加有关职称评审,充分发挥其帮助引导作用。支持高校创办“校园创业孵化园”,鼓励就业服务机构与高校合作设立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建立岗位归集筛选、共享发布机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身边服务。
对服务机构:继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明确简化就业求职手续,实施“云岭大学生就业护航行动”“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十大行动”,人社厅(局)长进校园、政策辅导进校园等活动,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市场力量提供多元化招聘服务,全方位加大线上线下招聘频次,为高校毕业生送岗位、送资源、送政策、送服务。
对高校毕业生:坚持奖补引导、创业扶持、培训赋能、资金减负、兜底保障并举,全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更好就业。在奖补引导方面,明确高校毕业生在乡镇、村企业就业,符合条件的,给予个人5000元的一次性基层就业奖补。在创业扶持方面,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做电商,给予最高3万元创业补贴。首次面向在校大学生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发放创业补贴,将创业扶持范围由毕业3年向后延伸至毕业5年内大学生,力争扶持大学生创业2000人以上。实施“彩云雁归”创业计划,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资金补助,吸引扶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返乡创业。在培训赋能方面,紧盯我省12个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将12个重点产业职业(工种)目标纳入补贴范围,首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多证结合制度,面向在校学生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赋能。在资金减负方面,通过免息和延期偿还等,减轻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还款负担,让高校毕业生轻装上阵。在兜底保障方面,明确聚焦6.2万困难高校毕业生,开展”一对一“个性化就业援助,为每人至少提供3个针对性岗位信息,优先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及时兑现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实施“宏志助航”计划、共青团结对帮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对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截至6月底,云南共组织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3170余场次,提供岗位超过56万个。培训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25412人次。兑付11.8万名特殊困难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1.18亿元。就业政策进校园宣讲对全省81所高校实现全覆盖。
下一步,云南省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出台优化调整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20条措施;全力挖掘政策性和市场化岗位资源,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优质岗位;实施全省人社干部进企“拓岗稳岗”专项行动,组织各级人社部门班子成员进企业“面对面”拓岗稳岗,并建立干部“定向联系大学生”机制,一对一提供就业指导服务;聚焦困难高校毕业生,健全帮扶机制,开展个性化就业援助,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