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德宏州芒市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紧盯“两个目标”,从工作思路、重点、机制、方式上创新突破,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和谐安宁的边疆民族环境,普法强基幸福花正在边疆地区绚烂绽放,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坚持“三个先行”,播撒普法“金种子”。一是组织准备先行,精耕普法“责任田”。成立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芒市2023年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芒市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建强组织保障。二是理论培训先行,选好普法“播种机”。健全“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责任落实机制,召开信息工作、普法队队员培训会共计126场次。紧盯问题导向,以摸底排查和分析研判为基础,缺什么普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开展“扫盲式”普法,解决群众急难盼法治问题。三是宣传发动先行,播撒普法“优良种”。摸清重点普法对象、重点普法领域底数,创新宣传方式,全面发动群众,播撒普法良种。成立宣传队伍18支189人,招募1500余名志愿者共同深入村寨、学校、社区等开展宣传活动。利用“村村通广播”播放宣传广播共计1050次、电子大屏和LED宣传156条、公众微信号推出普法知识和信息1459条;同时,抓住街子天、群众大会等时机进行宣传599场次,向群众解答法律咨询2159余人次,受教育群众达8万多人。
紧盯“三个聚焦”,培育强基“丰收苗”。一是聚焦重点群体勤“耕作”,广育强基根系。述“枫桥经验”,生“普法智慧”,形成矛盾调解阶段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八步法。即:两人以上参与调解、做好安全防范、妥当安排座位、宣布调解纪律、掌控发言秩序、归纳双方争议焦点、保持敏锐性、签订调解协议的工作方法,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使得普法成效在重点群体中更稳固。二是聚焦重点场所勤“施肥”,壮实强基种苗。聚焦餐饮、烧烤摊、KTV等重点场所,防患于未然保持普法良性土壤,让强基种苗茁壮成长。充分发挥社会综合治理机制作用,推动构建违法共管共治格局,做到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同社会治安乱点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等专项行动相结合,关注重点场所不安定因素和新增违法犯罪量,做好“边排查,边整治、边普法”。三是聚焦重点媒体勤“浇水”,播撒强基阳光。搭建芒市普法平台,开展法律宣传,走进社区、村寨,把法律知识送到村民家门口,让法治更加贴近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日常,为平安芒市、法治芒市播撒普法阳光。
着力“三个化解”,普法绽放“幸福花”。一是化解重点人群,办好急难事。紧盯重点人群,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实现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成立综合性“一站式”市场监管领域多元解纷中心,充分运用市场监管行政调解、12345政府热线、3·15消费者投诉中心功能,依托人民法院“三进”平台,精心挑选业务能力强、法律素养高、善于做调解工作的人才充实进队伍,建立专家库,及时为群众解决纠纷。二是化解“遗留纠纷”,办好烦心事。梳理芒市历史遗留难点问题,从法律、政策法规、历史沿革、现实状况、便利村民生产生活等方面综合考虑,集思广益,联合纠纷调处工作组、村委会、村民小组到纠纷地开展调查取证,多次深入村寨向村民宣传法律法规、劝导协商调处方案等;工作中既义正词严讲清“法理”,又循循善诱讲明“事理”,感同身受讲透“情理”,积极引导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晓之以理化解矛盾纠纷解心结。三是化解“语言障碍”,办好边疆事。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将15条宣传标语翻译成傣语、景颇语、载瓦语等语言,并录制成音频,推送小喇叭进行滚动宣讲;通过将普法内容与村规民约相结合、创作非遗剪纸法治文化产品等方式,推动普法宣传本土化、接地气、出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