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气神,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建设、电子化交易、网格化监管,加强平台整合共享,推动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审全省工位“大循环”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全省标杆,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法治化水平。
一、加强标准化建设,在规范服务供给上创优
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场所标准化和远程异地评标工位制建设,优化交易流程,打造全省领先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一是打造高标准服务场所。按照“新场地建设一次到位、旧场所整体改造提升,市县一体、同步推进”的思路,全市共投入资金1791.94万元,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场地标准化建设,科学划分公共服务区、开标区、评标区、述标谈判区、监督见证区五大功能区和评标专家独立通道,建成远程异地评标工位77个,并实行统一编号管理,规范设置电子储物柜、手机探测门等设施,配备评标电脑、摄像头等设备,配套电子档案、智能呼叫等系统,提升交易服务能力。二是重构高效率服务流程。在市县两级推行公共资源交易“分段式”改革,设置“分段式管理”岗位,配齐相关岗位人员,编制操作规程,将进场交易项目分交易受理、交易服务两段独立完成,变“分类式管理”为“分段式管理”,形成“集中受理、分段管理、互相制约”的交易新格局,实现交易运转效率有效提升、岗位廉政风险大幅下降的良好局面。三是提供高品质服务保障。完善交易项目专家抽取、评标专家身份核验、主客场对接联调、在线见证及隔夜评标指引等服务保障机制,对评审专家登录、使用电子评标系统实行全流程指引,并在标前做好交易信息核验受理,标中做好远程异地评审服务保障,标后做好档案归档查询,进一步提高评审质量和效率。
二、坚持电子化交易,在降低交易成本上提质
持续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整合共享交易信息,降低投标企业成本。一是推动项目交易全程网办。进场项目受理登记、场地预约、信息发布、招标文件上传下载、网上开标、投标文件上传解密、专家抽取、远程异地评审、中标公示公告、保证金收退、合同管理、资料归档、在线监督等公共资源交易环节100%全流程电子化,实现了由“面对面”到“键对键”的转变,让信息多跑路,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二是强化交易资源整合共享。推行全省评标专家随机抽取、评标工位随机分配、评审项目随机确定“三随机”,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审全省工位“大循环”,曲靖市经验做法被省发展改革委转发全省推广,2024年以来共完成远程异地评审全省工位“大循环”582个,其中,曲靖市开展项目281个,配合全省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项目301个,抽取曲靖本地专家参与全省工位大循环远程异地项目评审414人次。三是降低投标企业交易成本。取消没有法律依据的投标报名和交易过程中的纸质文件资料,2024年以来为投标企业节约交易成本2000余万元。推行保函(保险)替代现金缴纳投标保证金,2024年以来使用保函保险替代投标保证金3874余笔,为投标企业释放资金2.97亿元。降低企业投标保证金缴纳比例,减免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6.14亿元,降幅达72%。
三、构建网格化体系,在协调联动监管上增效
强化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协调联动,持续巩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专项治理成果,破除隐性壁垒,促进公平竞争。一是以联席会议统筹条块协同。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政策措施,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运行机制,督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依法在职责范围内对公共资源交易实施行业监管,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规范、高效运转,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更加规范、高效,形成了全市“一盘棋”格局。二是以部门联动凝聚监管合力。推进全覆盖、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全市明确网格化监管人员182人,办理CA数字证书182把,2024年以来通过网格化监管平台受理、办理、催办、转办线上线下质疑和投诉举报6件、异议答复42件。建立日常自检、适时巡检、标后抽检、现场直检四项场内巡检制度,工作经验被省发展改革委转发全省推广,2024年以来通过实时全程监管,及时提醒场内评标评审苗头性行为72次,基本杜绝场内不规范行为。三是以专项治理破除隐性壁垒。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清除隐性壁垒专项整治,清理与国家发展改革委16号令相关规定不符的规范性文件8份,约谈招标人9家、投标人1家、招标代理机构10家、评标专家17名,取消评标专家资格10名,处理投标人1家,核查发现的隐性壁垒问题、工程领域突出问题、投诉举报问题全部整改完成,有效规范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