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法院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普法宣传、建立联动机制、优化司法服务、夯实队伍建设五个方面细化工作措施,推动审判工作再上新台阶。2024年1-10月,昭通全市法院家事审判收案12516件,结案11771件,同比收案率下降12.25%。
一、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家事审判服务意识。制定《全市法院家事审判工作任务清单》,以问题为导向,确立任务目标,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层层抓落实,对标对表,立行立改,补齐短板,促进家事审判工作落实落细。通过召开党组会、部门(团队)负责人会议及细化工作任务等方式,加强学习,提高干警的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
二、着力普法宣传,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庭传统美德。一是以家事审判诉源治理为契机,开展专题法治宣传。精心印制家事典型案例、倡议书、宣传手册等资料,联合基层法庭、乡镇、社区等部门,在人流多的广场、社区、街道、集镇、校园等地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开展家事审判法治宣传共10余场,发放相关宣传资料1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600余人次。其中,镇雄法院开展家事审判法治宣传活动时发放案例、倡议书、宣传手册1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0余人次,收效良好。二是依托“政法挂千村”“法律六进”等活动,组织干警深入基层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送法进校园、送法进社区、法治院坝会等方式,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讲、家风家教、反家暴等宣传咨询活动共20余场次。三是组织巾帼志愿者、资深女法官等深入基层开展法律服务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膝对膝谈心的方式,设立法律咨询服务台,重点向妇女群众解答如何正确处理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家庭教育、赡养、继承、子女抚养、家庭暴力、性侵等法律问题,积极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律渠道合理反映自己诉求,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四是利用媒体平台,开展家事审判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公共场所LED电子屏幕以及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平台等新媒体的传播作用,滚动播放与家事、家风、婚约彩礼、赡养等相关的公益广告,通过以案释法、以身说法、菜单普法等方式,广泛开展家事审判宣传。
三、建立联动机制,着力推进家事审判工作形成合力。一是建立健全排查预警机制。依托“政法挂千村”活动,在村(社区)、乡镇(街道)建立健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组织729名干警挂联267个村(社区),重点排查化解易激化为刑事案件的婚姻家庭、情感纠葛等矛盾纠纷,并建立档案,实时动态更新。对排查发现的异常情况和突出矛盾,会同当地“两委”、司法所、派出所等共同加强分析研判,做到矛盾早发现、早介入,及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建立多元化解机制。与司法所、派出所、民政、妇联、残联等单位建立家事纠纷、反家暴联动等多元化解机制,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婚姻家庭纠纷诉源治理和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意见》,明确各部门职责。实行婚姻家事案件风险评估及信息推送制度,对受理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信息书面移送当事人所在乡镇或街道办综治中心落实稳控措施。三是加强诉源治理。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的价值追求,全面落实多元解纷方案,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源头预防、非诉挺前、诉内治理”诉源化解机制。如在镇雄县召开诉源治理暨“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现场会,制定诉源治理三年行动工作细则,成立诉源治理工作室27个,建立员额法官挂联机制,166名基层法官全面对接辖区网格,273名特邀调解员入驻法院调解平台,设立驻村调解室286个。四是加大家事案件调解力度。探索联合司法行政部门、妇联、团委、乡镇综治办等部门建立专门的“家事调解委员会”“家事纠纷调解专家库”,广泛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五老”乡贤、退休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充分参与调解。五是加强家事案件风险管控。把婚姻家庭类案件作为四类案件进行重点监管,在立案系统中主动标识,高度提醒关注,审慎处理,同时对重大案件落实“三同步”管控措施。六是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对婚姻家事类案件实行“一案一风险评估”制度,对排查出有家庭暴力倾向、性格偏执或者有违法犯罪苗头的重点人员,联合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员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对当事人异常的心理状态进行干预。七是积极推行人身保护令实施。探索建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模式,加大执行协作力度。八是建立健全跟踪回访机制。加强与综治、司法、公安、妇联等部门的沟通联系,立足职责分工,把走访排查、法律咨询、案件审理等过程中发现的具有较高风险的婚姻家庭类纠纷的当事人纳入回访对象,重点了解后续是否出现新的矛盾,并加强对当事人履行义务的监督指导,做到跟进事态发展,及时掌握当事人动向,防范引发极端事件。
四、优化司法服务,着力提升司法为民水平。一是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以改进诉讼服务方式。以加大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力度为便民切入点,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诉讼服务优化升级,全力提升服务品质和效能,全面畅通自助立案、网上立案、跨越立案和现场登记立案等立案渠道,坚持“当场立、自助立、跨越立、网上立”四位一体的立案方式,推进网上立案、调解、缴退费、送达及律师服务等6个平台实质化运用,设置导诉台2个,成立24小时诉讼服务中心3个,实现跨域立案全覆盖,当场立案率100%。二是持续贯彻落实“三个便于”工作原则,搭建调解平台。全市37个人民法庭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强化“诉调对接、诉非联动、诉源治理”贯通,切实发挥基层司法触角作用,推进矛盾源头预防化解。优化法庭布局,强化法庭人员配置,在偏远地区设立巡回审判点,在类型化矛盾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设家事审判法庭。三是优化便民利民措施,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对老年人、妇女儿童、特困家庭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审查、受理、办结。设置母婴室、配备急救药箱、针线包、雨伞等便民设施,为当事人和来访群众提供更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四是设置圆桌审判、倾力亲情修复。立足地方民风民俗实际,通过设置圆桌审判庭、亲情修复室和家风家训文化墙、家事纠纷调解室等方式,把法治、道德、亲情等方面的因素融入庭审,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五、夯实队伍建设,提升家事审判工作水平。一是探索家事审判机构和队伍专业化。推进家事审判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选拔任用婚姻家庭审判业务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掌握相应社会心理学知识、热爱家事审判工作的女法官,确保家事案件得到更加专业和细致的处理。二是建立家事辅助团队。特邀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家事回访员、心理咨询师、家事观察团等,在代表委员、妇联组织、退休干部、基层干部、律师、社工、公益慈善组织中遴选精英人士参与家事审判工作,延伸审判服务职能。三是强化业务能力提升。重视家事法官对新出台或修订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业务培训,充分发挥老法官的传帮带作用,全力提升法官的法律适用能力和庭审驾驭能力。持续强化院校合作,举办培训班,加大专业化、精准化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增强实务能力。四是加大人民法庭建设。对没有办公用房的大关县靖安人民法庭、昭通市昭阳区永丰人民法庭、巧家金塘人民法庭、小河人民法庭、彝良牛街人民法庭、荞山人民法庭、威信双河人民法庭的新建已向上级上报立项,倾斜办案经费,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优化办公环境,下沉审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