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沧边境管理支队班洪边境派出所依托“佤山前哨”群防群治组织力量,持续发力,紧扣主防原则,成立三支社区先锋队,旨在细化社区基础工作,立足实际,打牢基础,有效实现矛盾化解有温度、隐患排查有精度、普法宣传有深度。上至房前屋后,下至田间地头,筑起一道道“平安防线”。
巧解千千结 做好“和事佬”——“江三木落”矛盾调处小分队
“多亏你们来评理,不然我们两家为这地还得吵到明年!”村民刀大姐握着民警的手连连道谢。原来,刀大姐与邻居李姐因土地纠纷争执数月,双方互不相让。矛盾调处小分队得知后,联合村组干部、社区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多次上门调解,用皮尺丈量土地、用政策明晰权责,最终让两家人握手言和。
矛盾调处小分队依托班洪所“江三木落”矛盾调解品牌,持续向各村寨延伸,秉持“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三早原则,结合“法理+情理”双轨调解模式,今年已成功化解家庭矛盾、土地纠纷等5起,调解成功率达95%,用实际行动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江三木落”在辖区群众的心中已不再是一句普通的佤语,更是班洪边境派出所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金字招牌。
织密安全网 做好“吹哨人”——“边寨盾垒”隐患排查小分队
“我们就烤个玉米,能有啥危险?”周末傍晚,班洪乡南滚河畔,几名年轻人正围着火堆野炊,面对匆匆赶来的民辅警,他们满脸不解。
“枯草沾点火星就能烧一片!你们看这河滩周围全是林子!而且水深,下水嬉闹也有溺水风险。”
见火苗蹿起半米高,几人这才后怕地帮忙灭火并呼唤在河里打闹的同伴上岸。
每天从街道商铺巡查至河道山林,这支隐患排查小分队一路展开“拉网式”排查,针对用火用电等一系列安全隐患做到发现一起、整改一起。今年以来劝阻违规用火行为17起,整改用电安全隐患15处。“现在连孩子都知道‘进山不带火’了!”村民鲍大哥指着寨口新贴的防火标语笑道。
传递法治声 做好“播种者”——“法润佤山”普法宣传小分队
“要是上个月没听你们讲的反诈课,我差点就被骗走养老钱了!”
村民老白举着手机里刚拦截的诈骗短信,向普法宣传队的民警小李竖起大拇指。在门前院子里,10多名村民围坐一圈,边嗑瓜子边听民警讲解禁毒、反诈、跨境犯罪等法律知识,现场一片和谐氛围。
今年以来,班洪所普法宣传小队常态化“送法进村、送法到户”开展宣传活动10余场,发放资料300余份,定期设立普法宣传有奖问答活动,把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等群众日常生活用品当做活动奖品送到群众手中,群众学法热情被迅速点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之气在辖区蔚然成风。
可以是化解家长里短的“和事佬”,可以是守护万家灯火的“安全员”,也可以是传播法治声音的“大喇叭”,班洪边境派出所的三支社区先锋队用真心换真情,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殷嘱托。始终以实干护平安,用一件件暖心实事,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