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宾川县人民检察院积极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一体抓实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以办案团队改革推动形成繁简分流、轻重有别、快慢分道的办案模式和人才一体使用、一体履职的协同办案机制,为高质量办好每个案件提供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创新“四级评分”机制 实现繁简分流
制定“雏鹰成长计划”,建立四级评分办案机制。针对传统轮案模式下案件不分类别难易、人员不论能力特长随机匹配的问题,创新“四级评分”办案模式,科学分案解决资源错配问题。出台《办案团队建设及四级评分轮案制度》,建立条线对口、组内轮案、专业对口的精准化案件分配机制。案件根据类型、卷宗册数、涉案人数、难易程度等进行四级评分,对应匹配具有相应从业资历和专业能力水平的四级检察官,各级办案组案件分配比例分别为65%、16%、13%、6%,实现繁简分流、人案相适。2024至2025年上半年,共办理危险驾驶和交通肇事案件297件,平均办案时长1.8天。
培育“全科检察官” 突破业务壁垒
持续完善一体化、全周期、竞争性的青年检察官选育管用机制,通过案件协同办理、人员一体使用等履职机制,解决办案力量短缺、业务能力单一等问题。打造“跟案”学习模式,年轻助理列席检委会参与案件研讨、观摩庭审,提升出庭应诉能力。民事检察官协助办理刑民交织案件,公益诉讼检察官协助办理食药环刑事案件,控告申诉检察官协助办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实现“一案到底”的高质效监督办案效果。探索建立“新入职干警—办公室文字内勤—业务部门主任助理”培养计划,培养年轻骨干10人,2025年上半年已有3个案例被选送到最高检。
构建“大管理”格局 推动高质效办案
以重大疑难敏感案件为突破点,打造一体履职、业务融合的团队办案实践路径。2024年以来,对51个重大疑难敏感案件一体调用办案力量、一体论证法律关系、一体推进矛盾风险化解。2025年共排查案件12件,已化解10件,其中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案被培育为全省典型案例。重新修订《关于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案件的指导意见》,建立侦查人员及专家列席检委会制度、定期通报案件质量制度。通过四级评分办案机制和案件质效分析研判会商机制,不断压紧压实监督管理责任,检察人员整体司法执法理念不断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