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云南,关注云南依法治省工作,参与法治云南建设,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携手并进共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关注云南依法治省工作,参与法治云南建设,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携手并进共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

全民守法普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全民守法普法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 临沧临翔区整合力量延伸隐患感知触角

发布时间: 2025/8/22 21:43:37
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网


今年2月,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一少数民族村排查发现一起涉及100余户、700余万元的建房款纠纷隐患。区综治中心立即联动乡、村两级综治中心以及区法院等部门,逐户制定化解方案,最终将110件矛盾化解在诉前,避免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风险。

“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防患于未然。”临翔区综治中心副主任王树安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近年来,该区以三级综治中心建设为抓手,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治理网络,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

记者了解到,该区通过116个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联动,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逐年提升,2023年至2025年累计化解矛盾纠纷5962件,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临沧实践内涵。

“矛盾不会主动‘上门’,必须靠脚步‘丈量’出来。”王树安告诉记者,全区通过整合基层治理专干、驻村队员、网格员等6000余人,依托1674个编码网格,推行“入户敲门”“拉家常”工作法,将隐患感知触角延伸至楼栋、家庭。

“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找法、理、情的最大公约数。”该区某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回忆,去年4月,为化解一起工伤赔偿纠纷,团队12次上门协调,最终在五一前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这源于临翔区坚持“倾听、调查、方案”三到位原则,建立“综治中心+法院+行业调解”多元解纷机制,推动“案结事了人和”。

如何从源头减少矛盾?王树安介绍,临翔区打出组合拳,一是开展“接地气”普法宣传,组建普法小分队,通过“法治小品”、短视频、“巡回庭审”等形式,实现“点单式”普法;二是开展“常态化”研判,综治中心按月召开风险研判会,对矛盾分级分类处置;三是开展“聚合力”共治,选派政法干警担任105个村(社区)的“法治副村长”、247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发动网格员、志愿者担任“平安观察员”,构建专群结合治理格局。

“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创新,群众就会把我们当‘自家人’。”临翔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荣斌说,全区将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为目标,持续深化三级综治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