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山州锚定“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一流营商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目标,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不仅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扎根于此,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
创新服务机制,精准破解企业难题
创新推出“第一服务员”机制。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由州委书记挂帅,从“拼经济”中提出“拼服务”,在践行“晋江经验”中把构建“亲不逾矩、清而有为、清上加亲”的政商关系作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首要措施,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为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家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心用在“筑巢”上,把情融在“引凤”中,创新常态化开展“周末亲清约,政企面对面”活动,州、县(市)党委政府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建起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和交流新平台,搭建分层服务网络,倾听解决企业诉求,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快速解决。2024年,全州共开展周末亲清约188期,参加企业606家,交办问题数815个,办结524个。推行“驻企服务员”制度。修订印发《文山州驻企服务工作管理办法》,选派一批政治素质好、担当意识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担任驻企服务员,形成上下联动、有机一体的驻企服务体系,常驻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手续代办等服务。同时,建立“问题收集—问题甄别办理—办结销号”的企业问题诉求闭环办理机制,压实驻企服务单位“首问责任制”责任,完善健全政策推送、问题筛选、跨部门协同、跨层级联动等机制,有效形成合力。2024年以来,共有31名厅级领导、273名处级领导、336名驻企服务员进驻505家企业开展服务工作。全州累计收到企业反映问题诉求851个,帮助解决770个,办结率从年初的46%提升到90.5%。开展“深、联、帮”专项行动。今年来,推动全州上下深入开展“深、联、帮”专项行动,持续打造“有温度”的为企服务品牌,突出产业、项目、干部三项重点抓落实促发展,高效落实云南省10件惠企实事,持续实施“坐诊接诉、一线巡诊、上门问诊”等制度机制,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深入落实分层分类、精准高效服务企业机制,一企业一专班、一问题一方案为企业解难题,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开展“局长坐诊接诉”活动。聚焦当前企业关心关切的重点领域设置专题,开展“局长坐诊接诉”活动,每月初由州发展改革委、州政务服务局在线上线下“服务专窗”同步发布“局长坐诊接诉”活动公告,活动主办单位及时收集研判企业诉求,下旬如期开展现场坐诊接诉活动,县(市)根据每期涉及的企业诉求参加活动,现场对企业提出的诉求进行答复。目前,州级已成功组织开展服务企业需求“局长坐诊接诉”活动6期,会见企业24户,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7个,问题解决率达96.4%,企业满意度均为100%。
强化服务保障,助推企业提质增效
完善工作机制,高效闭环抓要素保障。开展重点投资项目集中攻坚行动,融合推进重大项目审批监管“阳光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强化州级部门横纵向对接协同,加大服务指导力度,推动项目建设全面提速。集中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聚焦要素保障症结,建立“一月一收集、半月一跟踪”工作机制,按月收集全州要素保障问题项目清单,分级分层分类整理解决事项,精准推送行业部门办理,一对一“量身定制”办理措施意见和时限,每半月由州要素保障和项目前期工作专班跟踪事项办理进度,形成州、县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攻坚格局,实现高效工作闭环。2024年以来,累计收集问题项目70个、需求解决事项84项,现已办结44项,剩余40项对标办理时限扎实推进。厚植内生动力,打造招商引资新“引擎”。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担任招商营商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县(市)长直接分管招商制度,各级党政“一把手”靠前服务、积极作为、主动招商。2024年,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率队赴省(境)外招商8次,会见客商87批次,县(市)党政“一把手”率队赴省(境)外开展招商活动98次,签订协议74个。优化强化驻点招商,完善驻点工作协调机制,邀请企业来文考察145批次,参与促成27个项目签约。把绿色铝精深加工招商作为重中之重,围绕铝水100%就地转化,引进年产20万吨光伏新能源发电系统铝合金、年产15万吨铝合金材料等12个补链强链项目,投资额50.4亿元。围绕三七闲置药品批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签约7个三七中药材项目,投运正鼎生物科技公司年产1000吨天然产物精深加工、广南六郎城生物医药康养小镇和富宁八角种植加工交易一体化(一期)等项目。突出抓好农业、文旅项目招商,围绕“1+4+N”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和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畅享文山”抓招商,签约农业项目51个、文旅项目8个。坚持引进与服务并重、签约和落地齐抓,全面贯彻落实省外来投资企业签约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开展全程代办服务100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