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沾益公证处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牢牢把握“把非诉纠纷解决方式挺在前面”的要求,主动将公证职能融入全区基层治理大局。探索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的新路径,持续完善金融行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沾益首推“赋强公证+人民调解”强制执行效力模式,不仅为债权人筑牢了权益保障屏障、简化了维权流程,还为修复当事人关系、实现和谐共赢提供了有效途径。
从“诉讼奔波”到“高效解纷”:当事人的真实体验
“以前遇到客户不能按期还贷款,就算催告后还是没结果,也只能走起诉、立案、审理、判决的流程——光是收集证据、找律师、跑法院这些事,就能耗掉我们大量精力。现在有了赋强公证书,只要债务人违约,我们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就行,太省心了!”某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小李的话,道出了金融机构在纠纷解决中的“前后变化”。
同样感受到便利的,还有企业负责人张某。“受市场大环境影响,我们公司资金周转出了问题,没办法按原计划还贷款。当时特别担心银行起诉——一旦走诉讼程序,不仅企业信誉受影响,日常经营也会被打乱。没想到‘赋强公证+人民调解’模式帮我们缓了过来:既和银行协商好了新的还款方案,又没影响企业正常运转,我们肯定会按协议按时履约!”
解码“赋强公证”:有强制执行效力的“非诉工具”
所谓“赋强公证”,即“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核心是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申请,依据法律规定,对以“给付”为内容(如还款、支付款项等)的债权文书进行公证,并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它的关键价值在于:跳过诉讼,直接执行——当债务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债权人无需经过复杂的诉讼程序,只需先向公证机构申请出具《执行证书》,再持原《赋强公证书》与《执行证书》,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即可。从法律效力来看,赋强公证债权文书与法院的裁决书、判决书并列,是三大“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执行依据”之一,确保权益实现的“刚性保障”。
模式成效:从“源头减诉”到“多方共赢”
通过“赋强公证+人民调解”在金融纠纷化解中的创新应用,沾益公证处充分发挥了两项机制的优势,在多维度收获成效:对当事人而言,可以降低维权成本(无需承担高额诉讼费、律师费)、缩短解纷时间(跳过诉讼全流程);对司法系统而言,不仅从源头上减少了诉讼增量、有效节约司法资源,还是新时代践行“枫桥经验”的具体案例;对金融行业而言,可以维护金融秩序稳定,同时为暂时遇困的企业留足“经营空间”,避免因纠纷导致企业经营“雪上加霜”,从而保住企业的市场活力。截至目前,沾益公证处已通过该模式成功化解金融借贷、信用卡逾期等金融类纠纷120件,出具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书112份,涉及金额1200余万元,切实让“非诉解纷”从“理念”落地为“实效”。
下一步,沾益公证处将从“广度、深度、精度”三个维度,持续深化“赋强公证+人民调解”模式。一是拓展适用广度,扩大此模式在金融行业的覆盖场景,同时探索向其他民商事领域延伸;二是延伸服务深度,优化服务链条,从“纠纷化解”向前端“风险预防”延伸(如为金融合同签订提供公证咨询);三是提升服务精度,增强公证服务能力、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让解纷流程更便捷、更高效;四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帮助企业和群众全面了解非诉解纷的优势,切实提高非诉解纷方式的“知晓率、首选率、影响力”,推动更多当事人主动选择非诉讼路径解决矛盾,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公证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