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8月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文旅惠民乐民 共享美好生活”——云南省暑期文旅消费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日,经省政府同意,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公安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等8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云南夜间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包括14条64项具体措施,旨在打响云南夜间经济品牌、更好地促进文旅消费。
在塑造示范样板方面。支持昆明、大理、西双版纳等有条件的州(市)建设夜间文旅经济标杆城市,并重点支持昆明市逐步再现翠湖九巷十三坡、米轨小火车等“老昆明”实景,打造国际夜间文旅消费之都。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提质翠湖片区、斗南花市、大理古城、告庄西双景等10个以上全国知名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60个以上夜间文旅消费街区。同时,严格保护巍山、建水、沙溪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合理开发,防止过度商业化。
在培育消费场景方面。支持州(市)围绕郑和、聂耳、徐霞客、西南联大等IP推出大型演艺,开发舞台剧、沉浸式实景演出等多种形式的演出。鼓励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并逐步优化审批流程,组织各州(市)开展“遇见云南”夜间民族特色广场舞活动并将按程序给予奖补。同时,支持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市场化运作,创新夜间沉浸式体验场景,积极引培影视娱乐、沉浸互动等相关经营主体,推动形成完整的夜间文旅产业链。
在创新消费产品方面。持续发掘非遗、文创、老字号等资源,开发有辨识度、美誉度的“云南礼物”。同时,云南将通过做强滇菜品牌,提升特色餐饮品质,打造十大非遗菜品,推出100个“本地人常去、外地人必去”的夜间美食街区。
在完善配套服务方面。将开展入境旅游便利化试点和奖补,扩大夜间消费产品供给,吸引入境游客过夜停留。同时,相关部门延长夜间公共服务,鼓励有条件的文博场所在重大节假日每日延长开放1.5小时,公共体育场馆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此外,各部门也将联动完善照明、交通等夜间配套服务,强化安全、审批等政策支持保障。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扩内需、促消费”的决策部署,还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 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的若干措施》《云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为全省旅游消费的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今年1月至6月,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0.8%,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0.5%,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