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云南,关注云南依法治省工作,参与法治云南建设,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携手并进共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关注云南依法治省工作,参与法治云南建设,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携手并进共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

法治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治资料库

决胜“十四五”迈上新台阶云南以更高的平安系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发布时间: 2025/10/15 19:29:31
来源: 云南法制报


10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平安云南法治云南建设专场。省委政法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平安云南法治云南建设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省委政法委全省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度连创历史新高

“十四五”期间,全省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度连创历史新高,从2020年的95.57%提升到2024年的97.25%,法治建设群众综合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7%以上。

边疆安全更加稳固。云南在110个边境乡镇成立边防委及其办公室,坚持“五级书记抓边防”和“五级段长守边境”,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工作格局不断深化巩固。

平安底色更加厚重。近5年,全省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持续保持在80%以上,并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打掉涉黑组织28个、涉恶犯罪集团和团伙164个,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838件,人民群众对扫黑除恶满意度连续4年超过97%。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数从2020年的25.2万余起降至2024年的16.4万余起,命案发案数下降58.46%,是有统计以来发案最少的时期。

法治环境持续优化。生态领域立法占比超三分之一,民族工作法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2个,命名省级示范县(市、区)20个、示范项目10个。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95%,276个人民法庭嵌入基层治理体系,1376个诉讼服务站(点)贴近群众纾困解难,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每万人拥有律师数位居西南地区第3。

法治信仰深入人心。全省组建以政法干警为骨干的专项普法工作队161支、7万余人,将10.2万名基层干部群众纳入“法律明白人”培养体系。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25个、省级示范村(社区)824个。建成省市县三级普法资源库,打造法治文化阵地2000余个,省级制作播出“以案释法”视频600余期,专项普法累计覆盖1832万人次,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不断增强。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省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成率达100%,全省所有县(市、区)综治中心实现了“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今年以来,全省各级综治中心受理并推动化解矛盾纠纷19.77万件,大量的矛盾纠纷通过综治中心的“一站式”服务得到了有效吸附和化解。

省高院全面推进案件质量提升

“十四五”以来,全省法院以提高审判质效为工作主线,全面推进案件质量的提升。今年上半年,在最高法确定的全国统一的18项审判质量效率效果指标上,云南法院全部达标,其中17项优于全国平均值,成为全国审判质效最好的5个省份之一。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全省法院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益,并积极推动参与综治中心建设,让综治中心更加实体、实战和实效。开展“清积案·定分争”专项行动,今年1至8月,全省法院收案增长24.42%,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97.52%,高于全国均值3.11个百分点。

综合治理破解“执行难”问题。通过交叉执行、执破融合、打击拒执等举措,执结案件144.2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458.24亿元。今年进一步开展打击拒执犯罪专项活动,全省法院共移送拒执犯罪线索561人,公安机关已立案217人,到目前共判处拒执犯罪18人。

认真履行环境资源审判职责。全省法院在“十四五”期间共受理环资案件3.24万件,共审结3.14万件。出台全国首个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适用环境保护禁止令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建立环境公益诉讼专项资金账户,建成首个环境公益诉讼林,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绿色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省公安厅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

2021年以来,省公安厅把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作为重要抓手和重点工作,全省公安机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偷渡、电诈、赌博、走私等跨境违法犯罪开展打击整治。

严打偷渡违法犯罪活动。全省公安机关坚持快打与深挖相结合,全链条打击境内外组织者、运送者和盘踞在边境一线的犯罪组织。边境州(市)公安机关立足“主战场”,严打境内外组织、运送、引带团伙;非边境州(市)公安机关立足途经地,严打入省抵边通道中的境内组织运送团伙,铲除转运窝点站点;顺线深挖严打偷渡违法犯罪幕后犯罪团伙,突出犯罪源头地、途经地、目的地3个重点,实现全链条打击,偷渡预警、成案率均大幅提升。

严打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深入推进“断流”行动,规模打击境外回流的涉诈人员,深挖一批团伙案件,全力发起全国集群战役。深入推进“断卡”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一批收贩卡团伙和行业内部违法犯罪人员,动态清零省内涉诈窝点。今年以来,打掉境外电诈窝点25个,从境外抓获移交涉诈人员3588人、境外拦截劝返810人。

严打跨境赌博违法犯罪。重点打击境外组织中国公民出境参赌、开设网络赌博、境内代理等犯罪团伙,坚决依法严惩向我吸赌的境外赌场和网络赌博集团的金主股东、涉赌“地下钱庄”和资金支付渠道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以及提供网络服务和技术推广的服务商、以跨境赌博为业的参赌人员等违法犯罪分子。

经过一系列专项打击工作,目前,我省各类跨境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省检察院“检护民生”回应群众更高司法需求

全省检察机关紧盯民生领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严重损害社会公益的突出问题,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以更优检察履职回应人民群众更高司法需求。

畅通欠薪线索移送渠道,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加强妇女权益和未成年人保护,抓实“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全省检察机关1696名检察官任法治副校长,深入9726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法治宣讲、模拟法庭、法治演讲、课本剧比赛等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共计19588场次,受教育师生及群众635万人次。

积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检察公益诉讼守护和美乡村”等专项监督行动,督促保护被占用、破坏农用耕地面积1528.24亩,清除处理农村违法堆放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67555.45吨,治理恢复农村被污染水域面积464.84亩;督促收回被套取或冒领国家惠农补贴、扶持资金151.67万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产品价值21.97万元,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66项,督促处置利用农村闲置校舍2200余所。

全省检察机关认真开展“检察公益诉讼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监督活动”“长江、黄河、珠江重要支流流域水环境治理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办案力度,5年来共立办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3207件。其中,29件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省司法厅多举措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效能

近年来,省司法厅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按照“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工作思路,我省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建设。目前全省建成实体平台15923个,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网络平台累计访问量达2186万余次,提供线上咨询99万余次。“12348”热线平台持续提供“7天×24小时”法律服务超150万次;依托“公法云”平台推动更多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有效提升服务便捷度和群众满意度。

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商事仲裁调解服务供给模式改革,推进司法鉴定资质认定工作规范化,落实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任务,开展行政复议法律援助流程试点,并积极推进公证执业区域全省一体化,实现92项公证业务“最多跑一次”,6项公证业务“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持续放宽法律援助受理条件,扩大覆盖范围,服务事项由9项增加至32项,做到应援尽援、优质高效。

推进列入我省2025年度第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的“遗嘱公证信息核查”实施工作,并认真落实省政府10件惠民实事,有效推动法律援助扩面提质。截至目前,全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75万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50.81万人次。

组建律师服务团为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法律援助案件办理量和群众满意度居西南前列。同时,引导省内律师事务所在境外设立19个分支机构,44家开展涉外公证业务机构年均办理业务超4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