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云南,关注云南依法治省工作,参与法治云南建设,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携手并进共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关注云南依法治省工作,参与法治云南建设,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携手并进共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加强知产法治保障促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4/5/11 21:07:14
来源: 法治网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位居核心地位。保护创新,是知识产权法治的当然内涵;促进发展,是知识产权法治的题中之义。在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以知识产权法治为抓手,全面释放知识产权潜能,做大做强知识产权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取之道。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过政府引导、政策奖励、市场激励等多重措施不断激励知识产权数量的增长,解决了企业、产业乃至国家在科技相关领域知识产权数量“从0到1”的问题。截至2024年3月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20.6万件,稳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有效商标注册量达4717.4万件,连续十几年是世界唯一拥有百万级年度商标申请量的国家。这些数据说明,我国不仅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知识产权存量资产,而且保持着世界领先的知识产权增量和增速。知识产权已经融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并彰显出持久的活力和巨大的潜力。

当前,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如何激活我国现存的超大规模知识产权资产,使之切实转化为社会财富和先进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知识产权法治需要引导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观,完善支持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法治体系,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高效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把知识产权真正作为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激发创新活力的产权保护制度。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法规的要求,继续深化完善知识产权运用促进机制,加速推动实施专利开放许可、财政资助专利成果强制许可,健全全国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搭建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开展知识产权金融创新,通过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保险、证券化等多种方式全面激活知识产权潜能,将我国在知识产权数量规模上的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效益和生产力方面的胜势。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经济活动。科技创新成果只有走向市场,应用于产业和产业链,才能体现出价值,并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本质上是知识产权的市场化、产业化。我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法律体系、商业规则、执法体制、语言文化等具有超强的统一性,并正在继续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我国还拥有全世界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和最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这为在中国市场做大做强知识产权产业创造了独特的优势。因此,要牢牢把握这些优势,在知识产权产业化过程中将这些优势转化为我国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胜势,并吸引海外企业将科技创新成果率先转移到我国进行产业化,将我国打造成世界前沿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优选地。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优势,探索形成以知识产权产业化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茁壮成长的有效路径。近年来,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国专精特新创新指数达到了历史新高。不久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这一方案的总体思路是,以知识产权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为主线,强化知识产权普惠服务,在此基础上筛选一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按需匹配知识产权、产业、金融等惠企政策。以知识产权产业化为起点和归宿,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国拥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将会有力促进知识产权链融入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极大地助力我国企业和产业快速成长壮大。

总之,知识产权法治是现代化的显著标志,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具。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必将充分释放出知识产权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能。

(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 马一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