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是国际社会的永恒主题,网络是人类发展的全新空间。70年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时而出、应运而生,成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遵循。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向亚洲、走向世界,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彰显的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精神经久愈韧、历久弥新,其适用范围也由陆地、海洋拓展到天空、太空,更进一步延伸到网络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信息革命发展大势、着眼人类共同前途命运,将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弘扬和发展,丰富新的理论内涵、作出新的实践贡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发出求同存异、同球共济,相互尊重、彼此成就的时代强音,对推动各国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更好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契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网络空间已成为第五疆域,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大势所趋、时代所需
网络空间是继陆地、海洋、天空、太空之后的第五活动空间,也被称为“第五疆域”。各国人民在网络空间休戚与共、利益攸关,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网络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新的威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安全,事关国际社会和平稳定,事关全人类共同福祉。
顺应信息时代潮流、促进世界和平进步的必然要求。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网络空间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新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农业时代,人类活动空间主要集中在陆地,维护和平主要是捍卫领土完整。工业时代,人类活动空间从陆地拓展到了海洋、天空、太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空间范围持续扩展,外部和周边环境挑战更加复杂。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世界大国均把网络空间作为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制网权争夺更加激烈,网络空间面临的安全威胁丝毫不亚于领土、领空、领海等实体空间。面对新领域新挑战,迫切需要历史智慧的启迪引领,通过践行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代表的国际法治精神,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
把握数字文明机遇、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现实需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人类文明进步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担起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全球网民已达54亿,越来越多的人搭乘互联网的“快车”,在网上分享生活、交流创见、创造财富、收获成长。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巨大差异,数字“接入鸿沟”“使用鸿沟”“能力鸿沟”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我们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的国与国关系相互、平等的实践要求,倡导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有权平等参与网络空间建设、分享网络发展红利,实现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
构筑良好网络秩序、推进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基础。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应以规则为基础构建良好秩序。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前途与命运的战略高度,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其中就包括“维护和平安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中不公正不合理不适应等矛盾问题愈发凸显,网络空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亟待变革和完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出发点,就是维护弱小国家在强权政治环境中的利益和诉求,为各国践行国际法治精神、建立正确相处方式提供了准确清晰、行之有效的行为准则,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我们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网络空间的创新发展、安全有序、平等尊重、开放共享。
中国作为负责任网络大国,为网络空间的和平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既是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受益者,也始终是国际网络空间和平的建设者、发展的贡献者、秩序的维护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始终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站在绝大多数国家共同利益一边,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安全不懈努力。
坚持理论创新、贡献中国智慧,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首次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的五点主张。2017年,再次强调“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进一步丰富。2023年,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提出“三大倡导”,强调要构建更加普惠繁荣、和平安全、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所包含的关于发展、安全、治理、普惠等方面的理念主张,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一脉相承,又充分体现了网络空间的客观规律和鲜明特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网络空间的具体体现。
坚持制度创新、贡献中国方案,提出尊重和维护网络主权。围绕各国对在网络空间行使主权的理念和具体做法存在不同认识的实际情况,针对个别国家以“全球公域”之名行“网络霸权”之实的行径,我国始终高举国际法治旗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法体系,首创性提出“网络主权”,构筑了推动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变革的坚固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网络主权”这一命题,作出明确要求,进行深刻阐释。在实践中,我国先后发布多个版本的《网络主权:理论与实践》成果文件,进一步明晰了网络主权的内涵外延、行使原则、实践进程,有助于规范政府、国际组织、私营部门、研究团体、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的网络空间行为,促进国家在主权平等、互不侵犯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
坚持实践创新、贡献中国力量,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创设并连续10年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成立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搭建了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携手推进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5G技术创新及开发建设,推动北斗产品及服务惠及全球,助力互联网普及应用。加强双边、区域和国际对话与合作,发布《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深化同金砖国家、东盟等数字领域合作,建设“丝路电商”。促进互联网普惠包容发展,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升数字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网络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发布《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建设性参与联合国信息安全开放式工作组与政府专家组,积极参与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谈判。这一系列的务实行动,充分展现了中国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心系人类前途命运的历史自觉和大国担当。
当前网络空间仍面临多重风险挑战,对和平安全构成威胁
从国际整体格局看,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治理赤字增加,经济复苏乏力,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持续不断,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意识形态和实际利益纠葛,恐怖主义、重大传染性疾病、难民危机、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日益增多。与此同时,民粹主义思潮暗流涌动,面对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片面追求国家利益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抬头,强权即公理的霸凌主义“政治病毒”蔓延扩散,“泛武器化”为代表的竞争和冲突思维加速渗透,侵蚀国际社会信任与合作。这一系列风险,向网络空间渗透蔓延,并持续酝酿发酵。
从信息技术发展看,个别国家打着维护国家安全的幌子,搞“脱钩断链”“科技铁幕”“小院高墙”,推出所谓《芯片与科学法》,拼凑所谓“半导体产业联盟”“芯片四方联盟”,发布对外投资审查行政令,妄图封堵别国科技上升路径,制造网络空间的分裂与对抗。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全球风险报告》发出警告,在对未来两年的风险展望中,信息错误与虚假信息排名第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仍不明朗。
从网络安全态势看,个别国家将互联网作为维护霸权的工具,滥用信息技术干涉别国内政,从事大规模网络窃密和监控活动,网络空间冲突对抗风险上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的网络安全形势严峻,高等级网络攻击威胁频发,通过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系统漏洞、钓鱼欺诈、勒索软件、恶意代码注入等方式损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窃取敏感数据。一些线上攻击的影响蔓延至线下,甚至破坏社会稳定、干扰选举进程、改变战争态势。
从国际规则适用看,网络领域的国际造法进展缓慢,由于相关议题新颖复杂程度高、政治敏感性强,国家之间磋商困难、不易达成共识。即便是在国际法适用的原则性共识下,各国对于具体规则的构建仍存在较大分歧,对具体法律行为的实质要件认定仍不清晰。主权、不干涉、禁止使用武力等适用于国家间行为的法律概念或法律制度不足以应对网络空间的新型安全威胁,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法律关系受到冲击。一些国家对国际法采取实用主义的“双重标准”,对人不对己,合则用,不合则弃,操弄炒作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恃强凌弱、巧取豪夺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
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
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各国携手面对信息时代机遇和挑战的现实路径,也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网络空间最好的传承、弘扬、升华。
坚持主权平等的原则,尊重和维护网络主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所有国家一律主权平等,在此基础上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在网络空间,就是要推动《联合国宪章》确立的主权平等原则适用于网络空间,尊重各国网络主权,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在国家主权基础上构建公正合理的网络空间国际秩序。
夯实相互尊重的基础,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发展环境。不干涉别国内政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黄金法则”。在网络空间,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和平等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权利,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将技术问题政治化,反对滥用国家力量、违反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打压遏制他国企业,维护全球供应链开放、安全、稳定。
实现和平安全的愿景,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稳定。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有之义。在网络空间,就是要和平利用网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以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反对一切形式的网络空间军备竞赛,不从事纵容或支持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活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通过合作与对话,形成维护网络空间和平稳定强大合力。
汇聚共筑繁荣的动力,坚持互联网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人类。谋求和平,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发展。在网络空间,需要国际社会携起手来,践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全球发展倡议》,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公众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升,推动新技术新应用向上向善,加强数字产品创新供给,推动实现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可持续的发展,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秉持公道正义的理念,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国际规则应由各国共同书写、共同维护。在网络空间,亟须在守正与创新并举的基础上发展、完善相关国际法律制度,充分发挥国际法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完善网络空间对话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除了现有国际法的适用外,探索在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跨境数据流动等领域制定专门性的新条约或习惯规则,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
展现开放包容的胸襟,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人类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多元文明美美与共、交流互鉴。在网络空间,要尊重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共同反对“文明冲突论”“文明优劣论”,反对排斥、打压异己,反对输出西方所谓“民主”“自由”价值理念加剧对抗,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共生。提倡各国挖掘自身优秀文化资源,加强优质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推动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开展网络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
(作者: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网络治理研究院院长 黄志雄;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刘岩)
(原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封面聚焦之六|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