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云南,关注云南依法治省工作,参与法治云南建设,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携手并进共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关注云南依法治省工作,参与法治云南建设,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携手并进共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夯实法治社会之基

发布时间: 2025/7/3 20:54:20
来源: 《法治时代》杂志


在2025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组委会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法学会会长陈文清着重强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普法工作,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对于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权威、培育法治信仰,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具有关键意义。这一指示为当下法治建设工作锚定了方向,凸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新时代法治进程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今年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正式提出5周年。5年来,这一思想如明灯照亮全面依法治国之路,从理论高度到实践深度,全方位推动着法治中国建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将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把国际和国内相关联,让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深刻解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

开展“双百”活动,是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传播的有力举措,其首要任务便是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走深走实。一方面,突出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至关重要。这一理论体系是历经实践检验、不断发展完善的智慧结晶。从科学立法来看,以人民为中心,使法律更好地反映人民意愿,如在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立法,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严格执法中,规范执法程序,提升执法效能,保障公平公正;公正司法环节,确保司法独立、公正,让每一个司法案件都能彰显公平正义;全民守法层面,引导民众自觉遵守法律,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阐释,让广大干部群众领悟其精髓,自觉成为坚定信仰者。另一方面,聚焦全面依法治国,深入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能让民众从历史中汲取法治养分。中国古代的“礼法合一”“德主刑辅”等理念,为现代法治建设提供了文化根基;展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无论是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还是法治政府建设的稳步推进,都彰显出法治建设的伟大进步;讲述当代中国执法司法的鲜活实践,如一些典型案例,让民众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强调法治服务发展、保障安全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中,法律为市场秩序保驾护航,在国家安全领域,法律为国家稳定筑牢防线,从而凝聚起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的磅礴力量。

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长期基础性工作,是法治建设的固本之举。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增强法治意识是履职的基本要求。在决策、管理等工作中,要时刻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依法履职,避免权力滥用,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对于人民群众,增强法治观念能让他们在表达利益诉求时,选择合理合法的途径,遇到矛盾纠纷,懂得运用法律武器化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减少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高校师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培养其法治精神,提升法治素养,能为法治社会建设储备人才,让法治理念在年轻一代中扎根,为法治社会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新时代,坚持守正创新,是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路径。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法治建设合力;建好讲师队伍,选拔优秀法律人才,提升宣讲水平,让法治知识的传播更专业、更有效;提升宣讲质量,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如线上线下结合、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深入人心,努力推动“双百”活动取得新成效。

展望未来,我们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持续加强普法工作,让法治理念如春风化雨,润泽每一个角落,使法治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不懈奋斗。

(作者系中国行为法学会副秘书长、《法治时代》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法治网特约评论员、法学博士、管理哲学博士  单一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