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11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作关于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2016年至2024年9月,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理一审行政案件242.1万件,办理行政非诉执行案件184.1万件。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司法解释8件,发布行政审判指导性案例23件。
坚持为大局服务 助推高质量发展
报告指出,人民法院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找准把握行政审判工作的结合点和发力点,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依法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发布服务保障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政诉讼典型案例,依法审理与经营主体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行政协议、行政允诺、行政处罚等一审行政案件31.6万件,年均增长23.3%。依法审理了一批涉及盐业批发许可、光伏项目备案申请、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行政协议等案件。
依法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审理涉知识产权一审行政案件13.8万件,年均增长20.3%。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定期与农业农村部、国家反垄断局等开展工作会商,合力提升执法司法保护力度。
依法妥善化解重点领域行政争议。审理涉环境资源保护一审行政案件11.8万件,年均增长14.9%。积极参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等工作,研究制定非法占用耕地案件司法解释。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开展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审理涉房屋、土地征收拆迁等一审行政案件42.5万件,年均增长8.8%。
坚持为人民司法 保障民生福祉
报告指出,人民法院始终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行政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强人民群众诉讼权利保障。支持和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诉求,2016年以来一审行政案件年均增长5.3%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支持行政机关依法惩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破坏生态环境、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对个别行政执法案件涉及的“小过重罚”问题,注重源头治理,执法司法衔接。
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针对部分行政案件“依法结案”易、矛盾化解难、影响老百姓司法公正获得感的问题,将实质化解争议贯穿行政审判全过程。一审行政案件调解、撤诉率保持较高水平,2023年达21.7%。
促推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建立1966家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合力化解行政争议18.2万件。
坚持执法司法衔接 维护法治权威
报告指出,人民法院严格落实法定职责,坚持监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监督,把监督、纠正违法行政行为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有机统一起来,一体提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水平。
依法纠正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对案件中涉及的2664件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对审查认为不合法的及时向文件制定机关提出处理建议。以裁定不予执行、不予受理等方式处理行政非诉执行案件36.8万件,占行政机关申请执行总数的20%。
促进行政复议更好发挥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审理经行政复议的一审案件10.2万件。今年以来,行政复议机关新收行政复议案件数量已超过行政诉讼一审案件数量,行政复议作用明显、效果良好。
坚持深化司法改革 促进提质增效
报告指出,人民法院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促进健全完善行政诉讼体制机制,以科学管理促推相关改革落实落细,持续提升行政审判工作质效。
全面落实行政诉讼体制机制改革部署。各级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结一审行政案件14.9万件,平均审理天数28.8天,较普通程序少88.3天。
强化审判监督指导。依法审理二审行政案件120.9万件,改判、发回重审率7.2%;认真办理各类申请再审案件32.7万件,依法审理检察机关抗诉案件1604件。最高人民法院围绕耕地保护、征收拆迁等重点领域发布典型案例126件。
专项整治行政案件上诉率高、申请再审率高问题。加强民事争议一并审理工作,审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一审案件9.6万件。2024年1至9月二审案件开庭率46%。2024年1至9月行政案件上诉率、申请再审率较2023年同期分别下降1.2和0.7个百分点。
推动行政审判高质量发展 建议适时修法
报告同时指出,当前行政审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表现在:服务法治政府建设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合力须进一步增强;行政诉讼“一人多案”“一事多案”问题较为突出。
鉴于此,报告从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以严格公正司法做实监督、支持,进一步加强行政审判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多项推动行政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同时,报告建议,适时修改行政诉讼法,推动和支持深化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机制建设,促进更好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报告还建议,深化落实行政案件管辖制度改革,完善诉前调解程序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