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云南,关注云南依法治省工作,参与法治云南建设,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携手并进共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关注云南依法治省工作,参与法治云南建设,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携手并进共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

法治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治要闻

“一把手抓一把手” 现场述法有效释放制度效能

发布时间: 2025/7/3 20:53:28
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网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从中央依法治国办了解到,近两年全国超2/3的省份开展了省级层面现场述法,各省份在不同程度上均推动市县开展了现场述法。

开展述法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约束机制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在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统筹指导下,述法工作影响力和实效性稳步提升。

从“纸面”到“台面”,“现场感”有力增强责任感

“书面述法在县级以上早已实现了全覆盖,我们同地方一起持续探索更好激发述法制度效能,各地实践出了现场述法的金点子,现已成为述法的主流趋势。”司法部法治督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记者了解,各地普遍高度重视现场述法,进行了形式多样而且别具特点的实践。以省级层面述法为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连续四年以党委专题会形式开展现场述法,会议规格逐步提升,参会范围扩大到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广西召开自治区党委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进行现场述法,已连续两年实现自治区、市、县三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现场述法全覆盖。重庆、广东等地以党委常委会形式开展述法,浙江探索省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在省人大常委会上述法。

“我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学法6次,专题听取法治建设报告4次,带头到基层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3次……”

“我积极部署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领域执法规范化行动,承包了‘依法推进居民燃气管道老化改造’重点项目,多次协调跨部门跨地区破除执行障碍……” 

这是述法会上不同地区党政“一把手”现场报告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的生动场面。述法不是年度法治建设情况的“流水账”,而是将自身“摆进去”的“自画像”。河南省级述法会议明确要求,任职半年以上的,一律以个人身份“述我”;任职不到半年的,以党委或党组名义述法。不少地市、部门“一把手”感慨,较之书面述法,现场述法面对面晒“成绩单”立“军令状”,既备受鼓舞,又倍感压力,“法治弦”绷得更紧了!

将述法从“纸面”搬上“台面”,有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司法部法治督察局有关负责人解释道,现场开设“法治课堂”,领导干部“红脸出汗”沉浸式体验,触动大、收获丰,法治意识得到有效增强。

从“问诊”到“开方”,“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

“部分执法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对经营主体轻微违法行为动辄顶格处理,没有践行好包容审慎原则。”

“法治人才引进机制不够健全,法律顾问选育用考机制还不够完善。”

“行政复议纠错及行政败诉案件较多,暴露出一些部门重程序轻实效问题。”

……

这是2025年1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召开的2024年度专题述法大会上,述法同志“刀刃向内”所进行的剖析。会议要求,要讲透法治建设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广西述法会议明确要求,现场述法汇报“不讲成绩,只谈问题和举措”,要避免成绩浓墨重彩、问题避重就轻。

不少地方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听取述法报告后,对述法主体进行逐一或总体点评。记者注意到,一些点评还是相当“热辣滚烫”,如“你总体能较好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但去年你区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达23.29%,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有的就“罚款占财政收入比例过高”“违规向企业摊派费用”“个别单位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等问题对所在区域主要负责人作出严厉批评。一些地方将“一把手”点评机制作为一种“硬约束”全面推广,如陕西出台制度明确要求上一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就各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内容针对性点评,做到“有述必有评”“述评相结合”。

司法部法治督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把手抓一把手”的强力示范带动作用是现场述法独特的制度“魅力”,上级“一把手”听取法治建设情况将引起下级“一把手”们的高度重视,现场点评将引发极大的触动和激励,在“压担子”“指路子”的过程中,形成有力的倒逼和督促。

从“有形”到“有效”,地方探索创新述法方式

江西省推动从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示范引领述”到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及重点执法单位主要负责人“延伸拓展述”,提升辐射带动效应。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每年召开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现场述法会议,重点聚焦粮食稳产保供、加快种业振兴等内容,探索法治保障最佳着力点;泰州专题开展市管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现场“述法+学法”活动,法律实务专家结合本地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河南推动高校、医院和省税务系统开展述法实践。

一些地方探索“开门”述法,请人民群众做“考官”。江西萍乡在电视台开设“县区委书记述法”专题栏目,5个县区“一把手”在镜头前,围绕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化解矛盾纠纷向群众晒成绩、亮不足、谈打算。山东菏泽组织县区公安局局长在网络直播间向群众述法,详述民众关切的小案侦破情况,现场解答“在引进人才落户方面有什么优待政策”等热议问题,累计观看231万人次。“面对面听报告,点赞!”“让我们感到自己是亲历者、参与者,法治建设,人人有责。”“就应该这样!依法履职情况不能遮遮掩掩。”“开门”述法收获了群众对法治建设的认同感。

有的地方以“现场问政”方式破解“自说自话”。河南安阳从参加现场述法会议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企业代表、村(居)“法律明白人”等人员中随机选取代表,围绕如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等热点问题现场提问,将现场述法开成“问政会”。宁夏中卫会前“做足功课”,通过书记、市长信箱、12345服务热线等平台收集群众关切,相关部门“一把手”就征集到的校园欺凌、生态环境领域执法等热点问题,在述法会上当堂答复。

从“挂图”到“落地”,述考督一体拧紧责任链

“述法既是对领导干部的年度‘法治体检’,也是检视法治履职成效的‘开年大考’,不是一阵风、一场会,而是要通过抓‘关键少数’,以述促改,推动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司法部法治督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多地对述法评议结果“当场亮”,将其作为衡量“一把手”工作实绩的“风向标”。安徽六安述法结束后,由市“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企业代表等综合各单位法治建设和现场述法情况,对述法主体进行测评,并将得分和指出的问题向组织、纪检监察部门以及述法单位进行点对点反馈,强化结果运用。多地在“后半篇”发力,通过“述法+督察”“督察+巡察”等形式,推动落地见效。甘肃出台《法治督察与法律监督协同联动办法》等制度机制,将述法发现的问题列为法治督察重要内容,述督合力“验”成果、“促”落实。

“整改一项、检查一项、销号一项”,一些地方“一把手”吹响整改“集结号”,确保问题解决“清仓见底”。记者了解到,述法会议后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委书记挂帅,从合同模板、定价标准到纠纷调解,建立耕地管理全流程制度规范。宁夏银川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建立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依法推动“宝湖鑫都”等29个工程复工建设,成功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通过“一把手抓一把手”的“小切口”,发挥压实“关键少数”法治建设责任的“大作用”,述法工作真正成为了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的重要手段、推动突出问题解决的重要渠道和公众参与法治建设评价的重要途径。

据了解,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将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各地各部门以述法作为检验和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长效机制,推动述法质效跃升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