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河流如织,1座大型水库、31座中型水库、185座小一型水库与1146座小二型水库被蜿蜒的河道串成了“滇中翡翠”上一串闪亮的“水珠子”。近年来,楚雄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及楚雄州河湖岸线保护管理条例,聚焦河湖水质提升、水生态治理、“四乱”清理、岸绿景美四大抓手,精耕细作护水,依法治水管水,让彝乡大地慢慢铺开了“水清、鱼肥、河畅、岸绿、景美”的鲜活景致。
监测“织网”,守牢碧水底线。水质监测是河湖保护的“生命线”,水质是河湖的“晴雨表”。楚雄州不断织密监测网络、强化数据支撑,全力守护河湖水清底色。全州共设置国控省控断面41个,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5.1%。其中龙川江流域内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4.7%,较2021年提升10.5个百分点;25个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基本达到Ⅲ类及以上。精准数据为科学治水“导航”,让每一汪碧水都清澈可鉴。
禁渔“亮剑”,唤醒水中生机。楚雄州打出“机制+执法+增殖”组合拳,跨区域联合执法、交界水域共管、常查常访、暗查暗访机制常态运行。2024年以来,结合“中国渔政亮剑2024”专项行动、长江“十年禁渔”等执法护渔行动,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联合公安、水务和县、乡对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开展执法行动174次,对电炸毒鱼、“地笼网”等违法行为“零容忍”,查处违法案件24件,司法移送案件3件12人。同时加快提升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环境质量,通过持续投放鱼苗等措施,让渔业资源在“严管+补给”中良性复苏,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
清障“聚力”,打通河湖脉络。河道通畅了,水才能“活”起来。楚雄州持续推动“清河行动”,通过“党建+河湖长制”主题党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带动党员群众清理河湖垃圾、枯树、倒塌土方等,掀起全民护河热潮。同时,创新“河(湖)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模式,合力破解“四乱”难题。2017年以来,各级河(湖)长巡河超56万人次,开展督察督导2112次,制止并解决9.6万个违法问题,立案查处水事违法案件40余件、环境违法案件83件,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7件。常态化的清河行动,让曾经淤塞的河道重现“河畅其流”的活力,让家门口的河焕然一新。
植绿“添彩”,扮靓岸线风光。岸边有绿意,水中才有灵气。楚雄州抓实绿美河湖建设三年行动(2022—2024),共投资37760.6万元完成绿美河湖建设项目87个,累计新增绿化美化面积482.06万平方米,新增植树78.64万株。城市河道绿化如绿丝带缠绕两岸,让河湖岸线从“清”到“美”升级。
治水成效见于点滴,更显于标杆。截至目前,楚雄州已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15件、州级绿美河湖44件,10件入选省级典型标杆,6件成功创建省级水利风景区,3件被纳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名录。楚雄州以河湖保护法规为指引,以水为媒,以生态治理为笔,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