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6月以来全省法院禁毒工作取得的新成效。
一年来,全省法院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保持对毒品犯罪严打高压态势,扎实推进“清源断流”行动,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惩处毒品犯罪。2024年6月1日至2025年5月31日,全省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375件,判决生效1804人,其中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886人,重刑率达49.11%。
当前,“金三角”仍是我国毒品的主要来源,在我省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的阻拦作用下,境外毒品因传统渠道入境受阻,转而利用大货车夹带、物流寄递或者采取抛投、挖洞等隐蔽方式向我国走私渗透。全省法院始终把严防境外毒品渗透内流作为首要任务,持续加大对走私和大宗贩卖、运输毒品等源头性犯罪从严惩处力度,全力遏制境外毒品渗透内流。一年来,全省法院一审审结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犯罪案件868件,判决生效1317人,对保某林、杨某堂等一批罪行极其严重的毒品犯罪分子依法判处死刑。
经过持续严打整治,我省新发现吸毒人员逐年减少,但“零包”贩毒、容留他人吸毒、非法持有毒品问题突出。全省法院积极配合公安机关“集群打零”专项行动,依法严惩毒品消费末端犯罪,严厉打压毒品消费空间,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一年来,全省法院一审审结容留他人吸毒案件220件、非法持有毒品案件28件,判决生效268人。
针对非法种植罂粟、大麻和非法买卖、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籽、大麻种子等突出问题,全省法院坚持源头治理,加大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和非法买卖、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犯罪的惩处力度,使相关人员受到了警示和教育。一年来,全省法院一审审结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件18件、非法买卖、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案件197件,判决生效222人。
全省法院持续加大对新型毒品犯罪的惩处力度,特别是对利用、教唆青少年实施新型毒品犯罪,向青少年贩卖新型毒品,引诱、欺骗、强迫、容留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以及利用麻精药品实施强奸、抢劫等暴力犯罪的,坚决依法从严惩处,有力震慑新型毒品犯罪,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防范新型毒品。
全省法院从严把握非监禁刑适用条件,严格规范和限制适用缓刑,切实保障刑罚执行效果。一年来,全省法院对毒品犯罪分子适用缓刑39人,占毒品犯罪判决人数的2.16%,低于其他刑事犯罪缓刑适用率29个百分点。加大对毒品犯罪的经济制裁力度,依法追缴毒品犯罪分子的违法所得,充分适用财产刑并加大执行力度,依法惩处涉毒洗钱和窝藏毒赃等下游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