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是滇西交通的咽喉,距昆明仅282公里。全县辖8镇2乡139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8.26万。截至2024年3月底,全县共有民营企业9039家,其中“四上企业”216家;个体工商户3348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87户;2023年实现生产总值204.57亿元。在国家法治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结合全县民营经济领域实际,祥云县深刻认识到法治环境对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把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两个健康”的突破口,持续提升民营经济领域法治建设水平。
一是加强机制建设。印发《祥云县政法机关强化依法履职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系列“清廉祥云”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探索统战部门、工商联与“公检法司”合作,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将147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让民营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多举措压缩办理公章时限,为民营企业提高公章刻制效率;制定领导干部电话向社会公布方案,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构建“沟通零距离、对接无障碍、服务全时空”服务格局;在县工商联联合下,向企业发放局长和12个派出所负责人通讯录,在微信公众号“祥云警方在线”开设“‘放管服’你问我答”专栏。县工商联与县检察院在祥云经开区设立“祥云县保障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联系点”,联合制定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的实施意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联合工作机制(试行)》《开展“检察护企零距离”联络走访民营企业行动的通知》,定点挂包联系22家民营企业;与法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协同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立9项沟通联系机制;与司法局持续开展“法律三进”“万所联万会”活动,成立总商会及乡镇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各项机制,切实将工商联与公检法司机关合作机制制度化、常态化、具体化。
二是畅通交流平台。广泛畅通工商联、民营企业、商协会和公检法司机关沟通交流渠道。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相互通报情况,2023年以来听取民营企业代表司法诉求32次,依托工商联、商会调解平台开展诉前调解331起,调解成功258起、调解终止87起;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投诉中心职能,协调联动县级相关部门,推动解决13件民营企业维权纠纷案件。开展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调研工作5场次,组织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工作,完成率100%。撰写《祥云县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调研报告》上报州县党委政府参考。
三是开展专项行动。开展“企业家日”活动,以“优化提升一起拼、共建共享同心干”为主题,每年组织不少于2场次的企业看企业的“企业家日”氛围,全县民营企业形成了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美好经济发展图景,推进民营企业互嵌式发展。部门联动开展法律服务民企活动,每年确定1至2个主题深入企业调研,以“法治体检进企业”等形式,及时发现梳理问题,合力纾解民企发展困难。2023年“公检法司”联合共同开展专题调研17次,与企业座谈9场次,送法进企业20余场次,公开听证9件次。聚焦民营企业对财务、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服务需求,邀请省民营企业家协会(财税服务专委会)、爱尔信集团有限公司作《金税四期监管下-企业财税合规及税务风险自查》专题讲座1场次,200余名民营经济人士参训;县工商联专兼职副主席、民营经济人士代表参加统战部理想信念教育座谈会1场次。
四是推动工作创新。把企业合规建设作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于全州率先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制定《祥云县企业合规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祥云县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实施办法(试行)》《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专业人员选任管理规则(试行)》配套文件,成立企业合规改革工作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置监督评估专业人员队伍43名,探索“合规验收+检察听证”“企业合规+检察建议”等办案模式,共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4件,完成4家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第三方监督评估工作,为涉案合作企业开展“法治体检”6场次。2017年以来,已连续7年组织民营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开展评议工作,通过评议,深化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的了解,将民营企业家的感受和需求及时传递给职能部门,形成双向互动格局。
五是为企纾困解难。抓好普法强基工作,2024年以来开展全县民营企业法律服务需求统计1次,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商会6场次,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切实增强法律意识、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联合公检法司等多部门为民营企业提供日常及经济维权法律服务工作,为2家企业召开合作经济纠纷调解现场会1场次,成功促成和解,办结率100%;民营企业投诉中心接到来电来访12件,办结12件。组织15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2场次,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6场次,受益企业11家,法律咨询服务受众20余人次,审查合同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