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云南,关注云南依法治省工作,参与法治云南建设,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携手并进共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关注云南依法治省工作,参与法治云南建设,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携手并进共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

全民守法普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全民守法普法

红河绿春县“四个着力”唱响普法最炫民族风

发布时间: 2024/10/30 20:25:36
来源: 中共红河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办公室


绿春县世居哈尼、瑶、彝、拉祜、傣、汉6种民族,少数民族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97.32%。为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绿春县结合“地处边疆、少数民族人口基数大、群众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等实际,把民族因素融入到普法工作全过程,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法治基石,打造具有绿春特色的普法模式。

少数民族语言激活力,着力提升亲切感。把法律法规术语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本土语言,让普法宣传“活”起来,打通普法与少数民族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出《“命”运》《买断的人生》《毒白》《天网恢恢,“输”而不漏》等“以案释法”宣传视频,用“哈尼语+小剧场”的方式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讲深讲透;制作《绿法双语微讲堂》《跟着阿皮所长学法律》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系列普法视频,把双语普法“搬上”网络,提升普法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通过“法律进乡村”活动、“法治影视进村组”“巡回法庭+双语审判”工作模式等,把双语普法“搬”到村村寨寨。结合乡村夜间群众聚集性强的特点,推出“错时工作法”,借助“板凳会、田埂会”等形式,不定期召开“警民夜谈会”,充分发挥法律法规“讲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法治活动“组织员”作用,进村入户,“面对面”普法,实现法治宣讲服务群众“零距离”。

本土民族队伍强动力,着力提升参与感。聚焦“就地普法”,组建一批以“两代表一委员+村干部+法律明白人+乡贤”为主的“带不走的普法宣传队”覆盖各乡镇。结合民族特点,把“龙头、贝玛”等少数民族祭祀及民俗活动中具有话语权的群体列为普法重点人员的同时,也将其纳入普法宣传队伍中,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突出“用本地人、说本地语、讲本地事、管本地人”,让普法更具穿透力、说服力。此外,绿春县还组建了近千人的“东仰大妈”“银发先锋”“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多支志愿服务队。

民族文化根脉提效力,着力提升归属感。秉承“群众集中在哪里,哪里就是普法阵地”的宗旨,将普法宣传融入民俗风情和节庆活动中,让普法宣传工作更接地气。县司法局利用哈尼族“都玛回家”传统习俗,组织普法工作人员结合鲜活的案例重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家庭婚姻、妇女权益保障等相关条文进行解读,向各村各寨回娘家的妇女同胞们送去温暖的“法治”春风;结合首届泼水狂欢节,通过开设普法小课堂,设置拍照打卡点,发放普法小卡片等形式,为准备欢度泼水节的群众及游客送上“法治礼包”;利用“丰收节”契机,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普法活动,开启视频“说法”、直播穿插“带法”新模式。在活动现场拍摄《稻花香里说普法》“我来说法”等法治主题短视频,将普法与地域特色巧妙融合,把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翻译”给群众,增强普法趣味性和感染力;抓住绿春•牛孔镇彝族火把节暨“跳鼓舞”展演活动时机,开展送法进“非遗集市”活动,为非遗发展“掌好法治帆、把好法治舵”。2024年以来,结合“普法+民俗”“普法+非遗”开展各类法治宣传6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

民族团结意识聚合力,着力提升认同感。坚持法治宣传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相结合,持续深化“法治宣传边关行”“法治宣传固边防”主题活动和“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推动法治宣传与民族地区、民族风俗文化活动相结合。在边境村民定期开展“同升一面国旗、同唱一首国歌、同上一堂党课、同过一个主题党日、同巡一段边境线、同护一块界碑”等活动的基础上,以院坝会形式,开展以案说法、释法明理等群众法治交流活动,通过民族干部宣讲、民族语言解读普法,对反有组织犯罪、反走私、反偷越国边境、反毒反赌反诈等法律法规进行宣传,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加听得明、记得住、用得上,引导群众遵守法律法规,着力提升边境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守土固边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夯实法治基础。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153”法治边关行双语宣讲活动30场,覆盖3个边境乡镇7个沿边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