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两级法院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与司法行政机关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落实法律规定,完善配套制度,确保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参审、管理、经费保障等工作平稳有序开展。2024年以来,全市法院受理一审普通程序案件27621件,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民事、刑事、行政等一审普通程序案件5926件,其中七人合议庭案件21件。参审案件占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比例21.31%。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中调撤案件224件,调撤率3.82%。
一是人员配置更加合理,构建多元化陪审队伍。目前,全市法院共有人民陪审员1550人,人民陪审员与员额法官比为3.05。人民陪审员来源广泛,队伍学历、年龄、职业等人员结构更具代表性和合理性,为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参与审判、服务群众、听取民意、监督司法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同时,注重业务理论学习,多次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2023年云南省人民陪审员换届选任工作方案》《2024年昆明市人民陪审员换届选任工作方案》以及最高法院有关人民陪审工作相关要求,熟悉掌握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培训、参审、考核等相关理论知识,着力提高能力和素质,促进人民陪审员工作持续向上向好。
二是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保障陪审员规范履职。针对部分基层法院现有的人民陪审员管理机制未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及时指导辖区法院修改完善人民陪审员管理制度,推动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参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14家基层法院均修订完善人民陪审员管理制度。
三是技术平台更加助力,促使管理信息化赋能。为提升人陪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信息技术赋能人陪管理提质增效,五华、官渡、西山、呈贡、安宁、晋宁、寻甸、宜良、嵩明法院及昆明中院等10家法院使用人民陪审员智慧管理平台。审判业务部门发布需要参审案件,人民陪审员通过平台报名参审,系统采用随机抽选的信息化手段随机抽选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实现人民陪审员参审的公平性和均衡性,促进了人民陪审员日常管理和考核的信息化水平。对于特殊类型案件,设置分类随机抽取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审,进一步发挥人民陪审员优势特长。全市使用人民陪审员智慧管理平台的法院通过系统抽签人民陪审员12376人次,人均被抽取3.08次,确认参审覆盖率达98.44%。未使用人民陪审员智慧管理平台的法院也根据案件及人民陪审员参审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随机抽取的方案。
四是参审上限更加明晰,确保均等抽选参审机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相关规定和省高院要求,结合全市辖区法院实际,合理确定辖区法院每名人民陪审员年度参加审判案件的数量,参审上限报省高院备案。全市法院人民陪审员平均参审案件数为3.82件,人民陪审员实际最高年度参审数均未超过参审上限。
五是选任方式更加广泛,做到结构组成均衡合理。根据《2023年云南省人民陪审员换届选任方案》,与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共同研究制定人民陪审员换届选任工作方案,完成换届选任工作,2024年因任期届满自然免除545人,新选任618人。2025年任期届满自然免除829人,拟选任841人,截至2025年4月昆明辖区内有换届选任任务的法院均已有序开展相关工作。
六是培训内容更加丰富,提升法律素养参审能力。全市法院积极开展以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调解员业务能力培训、录制视频讲座以及发放法律书籍等多种方式对人民陪审员进行任中业务技能培训13次1333人,组织新选任人民陪审员岗前培训9次618人。五华法院依托“陪审宝”系统组织人民陪审员就着装、庭审等司法礼仪以及民法典、陪审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线上培训。西山法院在全院组建陪审员培训讲师队伍,打造政治理论、法律业务等14个主题系列课程,为陪审员购买《人民陪审员实用手册》等法律相关学习书籍。
下一步,昆明法院将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增强人民陪审员学习法律知识和司法办案实践业务技能;进一步完善庭前阅卷、法官指引、评议案件等机制,提升人民陪审员参审积极性和活跃度;进一步明确法官和陪审员在庭审前、庭审中、庭审后三个阶段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强化队伍管理。与司法行政机关协同完善监督考核办法,定期评估陪审员的工作能力和参审效果;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社会知晓度,推进司法民主、提升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