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云南,关注云南依法治省工作,参与法治云南建设,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携手并进共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关注云南依法治省工作,参与法治云南建设,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携手并进共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

全民守法普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全民守法普法

德宏盈江“红石榴”党建品牌扎根边疆热土 解锁民族团结戍边“最优解”

发布时间: 2025/7/11 21:38:20
来源: 中共德宏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办公室


近年来,德宏州盈江县坚持党建引领,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发挥党建促民族团结最大效能,创新推出“红石榴”党建品牌,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边境治理与民族团结的强大动力。推动10个边境乡镇基层党组织与畹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等26个驻地党组织结对联建,以“红石榴”党建为引领,以“红石榴”背包警务为实践,推动党组织共建互动常态化、长效化,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意识根植在党员民警和各族群众血脉中,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边疆治理能力现代化、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贡献“盈江力量”。

畹町边检站苏典分站是盈江“红石榴”党建品牌中的一支优秀队伍,作为祖国西南边陲的“守门人”,畹町边检站苏典分站将民族团结作为强边固防的“生命线”,创新打造“国门蓝石榴红”警地民族团结党建品牌,近三年累计开展民族团结活动200余场次,覆盖傈僳族群众1.8万余人次,分站先后被共青团中央评为第二十一届“全国青年文明号”,被德宏州、盈江县两级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被云南边检总站评为“先进共青团组织”、三次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三次集体嘉奖。

“党建+联创”强根基 铸牢共同体意识

高举“红色旗帜”,苏典分站坚持把强组织、建阵地作为民族团结的着力点,联合苏典乡边境派出所、苏典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少数民族村寨推行“支部联建、党员联户”模式,组建“戍边党建联盟”,因地制宜打造具有苏典边检特色、代表移民管理形象的“国门蓝石榴红”警地民族团结党建品牌,开展“党课进村寨”活动42场,组织傈僳族、景颇族党员共过主题党日36次。联合打造红色阵地、党员之家、党建文化长廊,探索建立“十联”工作机制,深化“党建+”体系建设,联合开展党政军警民“巡逻党课、界桩党课、杜鹃花党课”等,挂牌“警校党建联创联建单位”“普法教育实践基地”,营造“百花齐放”氛围,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边检+法治”促交融 共绘同心圆

主动担起“新时代使命”,创新“三个融合”模式,不断深化与驻地学校、村寨少数民族群众交流合作。一是强边护航:首创“边检+民族语言”服务通道,协助苏典乡政府查验援缅物资农副产品80余吨。立足主责主业,近三年查获各类案件78起52人,傈僳族群众提供举报案件线索占查获案件的41%,全力保障了通道边境和驻地村寨“双稳定”。二是法治共守:以“青年宣传员、政治辅导员、法治副校长”三位一体有力推进普法宣传,依托分站普法实践教育基地为傈僳族群众开办法治夜校,组建法治宣传队和“青年护边队”深入抵边村寨和企业发放双语版《边境法规手册》2000余份,培养“民族普法带头人”38名,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稻田普法、民族节日普法、火塘法治夜校、“与光同向,与法同行”普法宣传等活动30余场次,接受各类法律咨询300余人,受教育群体达3000余人,涉边纠纷同比下降42%。三是平安共建:着力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体系,组建“青年护边队”等群防组织,联合驻地傈僳族民兵、联防员开展边境隐患排查清查220次。

“服务+发展”惠民生 架起连心桥

分站发扬“红石榴精神”,推动实施“三心工程”,积极推动搭建起与傈僳族群众共建共享共赢的“朋友圈”。一是暖心帮扶:建立“一警一校”结对机制,与驻地村寨5所学校联合创新打造“警营体验式”教育、“警校联合式”家庭教育,通过开展“点燃爱国薪火 照亮助学之路”“爱心套餐”进校园等活动,资助品学兼优傈僳族学生30人,资助金额5万余元,其中资助的傈僳族学生余新莲考上大学后为分站全体民辅警寄来感谢信。走访驻地“光荣在党50年”傈僳族老党员、慰问参战老兵、帮扶孤寡老人20余人,营造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手足相依,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和谐氛围。二是文化共情:全力护航傈僳族阔时节、诗蜜娃底露营音乐节等民族节日,联合学校、村寨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开展“戍边文艺轻骑兵”巡演2次,开展“火塘夜话”宣讲63场次。三是同心致富:联合傈僳族村寨打造“界碑草果”“神户茶”等民族特色产品,带动傈僳族群众年均增收8000余元。

苏典分站全体民辅警用“铁脚板”丈量43.3公里边境线,用“民族团结情”温暖驻地傈僳族群众。他们始终坚信:当界碑旁的石榴花与杜鹃花共同绽放时,民族团结的种子必将在祖国边境结出更美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