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呈贡区龙城街道和西山区福海街道作为昆明市“2+3(1)+N”机制实体化运行试点,率先开展试运行。呈贡区龙城街道在“2+3(1)+N”机制实体化运行过程中,通过实操-总结-完善的思路,初步形成了辖区“六类风险隐患”(婚恋、家庭、邻里三类矛盾纠纷和现实危害、扬言报复、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三类重点人员)底数清的1.0版本。2024年以来,在市、区两级政法委的指导下龙城街道不断探索完善,升级形成了推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的“2+3(1)+N”机制2.0版本。
在“2+3(1)+N”机制2.0版本中,龙城司法所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解的主阵地作用,抓住派出所这个各种突发社会矛盾纠纷的“汇聚地”,整合龙城法服所专业法律服务的优势,在派出所设点实现“三所合一”,打造“和谐龙城”联调联动中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萌芽。
一、搭建龙城街道三级联调联处工作机制,明确“和谐龙城”联调联动中心主阵地定位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龙城街道调委会主导下,建立起现场调处、联合调处、街道专业调解三级联调工作机制。对于日常接报和走访摸排掌握的邻里、家庭、婚恋等低风险纠纷,由接报部门牵头进行首调首处,并依托社区调解主任联合社区民警、“老乡调解员”“五老调解员”进行入户,把调处工作做到群众“炕头上”,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
对于现场调处无法调解的矛盾纠纷,由“和谐龙城”联调联动中心发挥司法所人民调解优势和派出所治安调解优势,集中“会诊”,组成“一对一”调解团队,集中攻坚进行调处,实现“大事不出街道”。
对于现场调解、联合调解仍然化解不了的矛盾纠纷,进入街道调委会进行调处。今年以来,龙城街道调委会已建立起一支由律师、司法工作者、有经验的退休老调解员组成的8人调解专家队伍,遇重大疑难纠纷,将调动该支专家队伍力量进行化解,为矛盾纠纷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引导矛盾纠纷当事人合理合法解决诉求。“三级联调”均不能化解的矛盾纠纷将由司法所及时将线索报送龙城街道“2+3(1)+N”指挥部办公室,纳入七个闭环进行稳控化解,确保不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
针对目前矛盾纠纷大量集中于群众报警产生的实际情况,龙城司法所前置办公场所至矛盾纠纷“汇聚地”,整合司法所、派出所、法服所资源,尽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和谐龙城”联调联动中心为主阵地,现场调解、联动调解、街道专业调解的三级联调联处机制。
二、定人定岗定责压实各方职责,制定“和谐龙城”联调联动中心工作实施方案
为将和谐龙城联调联动中心工作做实做细,切实发挥各部门调解员的优势,龙城街道制定《呈贡区龙城街道“和谐龙城”联调联动中心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确定“和谐龙城”联调联动中心设在龙城派出所,组长由龙城街道政法委员和龙城派出所所长担任,副组长由龙城司法所所长和龙城法服所所长担任,常驻调解员由两名派出所民警和两名人民调解员组成。“和谐龙城”联调联动中心工作开展模式为“固定入驻、轮流值班”模式,即常驻调解员固定入驻“和谐龙城”联调联动中心,其他调解员根据调解复杂程度,以“轮流值班”形式至派出所开展调解工作,提高首调成功率,将矛盾纠纷化解挺在最基层最前沿。
三、调解员积极主动作为,“和谐龙城”联调联动中心化解矛盾纠纷效果初显
自2024年“三所合一”打造“和谐龙城”联调联动中心以来,通过引入司法所、法服所调解员力量,与派出所民警积极补位,极大地缓解了派出所警力不足、民间纠纷人民调解专业性不强的问题,2024年10月中旬的一起工亡事件中,由于公司方与死者家属多轮磋商均不能达成和解,导致死者家属对公司方意见极大,出现多人聚集半夜堵公司门的情况。派出所出警控制住局势后,龙城司法所与法服所调解员及时跟进,对双方当事人进行释法明理,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化解了该起矛盾冲突,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员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以上案例只是“和谐龙城”联调联动中心所做工作一个小小缩影。
2025年以来,“和谐龙城”联调联动中心通过人民调解方式,成功化解婚恋家庭、人身损害、校园侵权、劳动纠纷等各类民间纠纷矛盾280余件。下一步,呈贡区司法局、龙城街道将加强领导,推动“和谐龙城”联调联处中心持续发挥矛盾纠纷化解的前沿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