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西南边陲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47.35公里国境线串联起多民族聚居区与繁忙的清水河口岸。作为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基层检察机关,近年来耿马检察院一直以“边境检察育良才”为核心抓手,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理念,将高素质队伍培育与边境案件办理、多民族矛盾化解等边境治理实践深度结合,在办案一线、普法前沿锤炼出一支政治忠诚、业务精湛、通晓民情、善解难题的边境检察铁军。这支队伍既是边境法治的“守护者”,更是民族团结的“连心桥”,为边境检察工作现代化注入了持久动力,以扎实的司法实践推动耿马法治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一、以政治铸魂为根基,筑牢边境法治建设忠诚底色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高质量办好每一个案件”为价值导向,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积极构建培养、任用、激励的全链条人才建设体系,推动形成“边关育良才、良才固边检”的良性循环,为边境法治建设提供根本政治保障。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守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推动干警将政治要求融入司法办案全过程各环节,全员政治素养持续提升,为基层法治工作锚定正确方向。二是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力。创新“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机制,在办案一线、抵边联防点建立党组织,干警挂钩边境村,在边境矛盾化解、疫情防控等急难任务中设立“党员先锋岗”,相关案例获评云南省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十佳”典型案例,实现政治能力与法治实践双提升,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三是筑牢检察队伍廉洁防线。紧扣“清廉云南建设”要求,将作风革命与廉政警示教育融入队伍日常管理,通过常态化案例警示、纪律学习、廉政承诺等举措筑牢廉洁自律防线。近三年队伍保持“零违纪”记录,连续3年获评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边境法治建设提供坚强队伍保障,持续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边境高素质检察铁军。
二、以实践砺能为路径,提升边境法治工作专业能力
针对边境地区多民族聚居、跨境案件易发多发的复杂特点,立足实战需求创新队伍培育模式,通过“靶向培育、实战练兵”的做法,提升干警综合素能。一是培育“双语+法治”复合型人才。选拔精通傣族、佤族语言的干警组建专业服务队,通过“老带新传经验”“民族干部结对帮”等模式,重点培养“汉语办案精准规范、民族语言普法接地气”的双能人才。近年来,队伍累计化解边境矛盾纠纷数起,开展普法宣传99场,覆盖边民超2万人次,有效破解了多民族地区法治沟通中的“语言壁垒”,为民族地区法治沟通搭建起顺畅桥梁。二是强化“跨境+专项”实战能力。设立跨境犯罪办案组,与派出所等部门建立“联合实训”机制,通过深度参与案件会商研判、协同攻坚,定向培养跨境案件专业办案人才。团队办理的10件案件获评优质案件,其中4件入选省级典型案例,为精准打击边境违法犯罪提供了扎实的实操范本,筑牢跨境法治防线。三是下沉“基层+治理”一线历练。安排青年干警轮岗驻点,深度参与边民纠纷调解、社区矫正等基层治理实务,创新推行“公开听证+民族代表参与”模式,邀请少数民族代表全程参与听证过程。既有效提升干警的群众工作能力,更让司法过程成为生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实现法治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让法治服务更贴近边民需求。
三、以多维赋能为保障,夯实高素质检察队伍建设根基
通过“选育用管”全链条机制设计,从精准化人才培养、常态化协同联动到长效化激励,多维度构建起边境法治建设的坚实支撑体系,让法治力量在边境地区持续扎根生长。一是个性化培养精准赋能。为干警建立“成长档案”,按刑事、民事、行政检察分类制定差异化培养计划,打造“刑检尖兵”“公益卫士”等特色人才梯队,实现人才培育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确保队伍能力紧贴办案一线实际。二是“检学研”协同提质。联动上级检察院、同级政法单位搭建多元交流学习培育平台,由资深检察官“一对一”传帮带,通过案例讲评、业务竞赛、深耕讲堂,重点提升队伍办理复杂跨境案件、化解多民族矛盾的能力。团队完成的两篇调研课题获市级奖项,既为基层法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交融的鲜活指引,更让这一协同培育机制成为淬炼基层法治队伍能力的有效载体。三是正向激励激发活力。将跨境案件办理质效、民族矛盾化解成果等纳入考核核心指标,对表现突出的干警优先给予晋升机会和表彰奖励。近年来,队伍累计获得省市级表彰25项、县级表彰39项,鲜明树立起“实干者得实惠、有为者有位”的导向,让边境检察队伍更稳定、干事热情更饱满。
四、以品牌引领为抓手,放大边境高素质检察队伍建设辐射效应
立足边境特色,通过提炼队伍建设成熟经验、打造“边境检察育良才”特色品牌,推动优质实践从“一地创新”向“全域共享”延伸,有效推动边境法治建设整体升级。一是固化经验形成规范指引。系统总结“双语检察人才培育”“国门检察室实战练兵”等实践成果,梳理出“跨境案件办理实训”“多民族矛盾调解技巧”等具体操作流程,完成了从实践探索到规范体系的转化,让成熟经验在更大范围发挥实效。二是强化跨区域交流推广。与周边县检察院建立“结对共建”机制,依托新媒体宣传“边境育良才”案例,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推动边境法治建设整体提质,其跨区域推广模式为基层法治经验的扩散提供了有效路径。三是聚焦长效推动品牌升级。规划“三维提升”计划,持续开展“边境检察政治能力”培训、加强“数字检察”技能培育、用实人才培育手册等,持续强化品牌的可复制性,为全国边境地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耿马经验”,发挥长效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