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保山市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聚焦抓项目、帮企业、育产业,在全省率先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综合查一次”改革,深化推行服务企业特派员机制,815名特派员化身企业专属管家,精准对接1544户企业,以“线下走访+线上直通”“政策直达+融资解渴”组合拳,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力,让法治化营商环境这一“软实力”成为企业发展的“硬支撑”,助力全市经济稳步前行。
构建务实管用服务工作体系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将“市长、县长、乡(镇)长、局长坐诊接诉”、政企沟通“圆桌会议”、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情民意常态化办理等服务渠道与服务企业特派员制度有机整合,形成“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市、县两级政府办组建由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牵头的工作专班,建立“三个工作日研办”“县、市逐级领办”等机制,细化统筹调度、提醒、交流、督办、通报、评估等工作措施,实现服务规范化、流程标准化、诉求清单化,让所有企业诉求都有人接、有人管、高效办。二是精准服务企业。从12个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和5县(市、区)选派服务企业特派员,服务覆盖范围不仅包括实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四上”企业和重点中小微企业、金融企业,还扩展至新招引企业、新落地项目。特派员积极发挥政策“宣传员”、政企“联络员”、发展“服务员”、业务“指导员”、银企“融资员”作用,让有服务需求的企业都能享受到快捷服务。三是高效解决诉求。紧盯企业在政策落实、要素保障、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建立企业诉求收集办理闭环工作机制,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痛点堵点问题得到及时研究处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带头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推动云南通威在6月底复工复产,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复产,保障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推动服务企业工作从“服务一个企业”向“服务一个行业”转变。市政府主要领导推动隆阳区解决了与保山麦丰农产品有限公司延续多年的土地出让合同纠纷,企业脱困后,拟继续参与新地块的竞拍,坚定了外来投资主体投资保山、扎根保山的信心和决心。龙陵县通过“引温泉入城”,为多个房地产企业、住宿服务企业统一提供温泉水供应服务,促进了房地产业投资、提升了住宿业档次,将“高效办成一件事”演变为“高效办成一类事”。为赴保经商办企投资人解决子女就近入学等实际困难,成功将“旅居人”变成“定居人”。1—6月,全市服务企业特派员共收集企业诉求事项982件,已办结775件,办结率78.92%;协调拨付各类拖欠资金19994万元,协调贷款4.86亿元。
畅通政企银三向沟通连接渠道
一是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开发“保山营商环境直通车”微信平台,着力实现政策精准送达,畅通企业诉求线上收集办理渠道。截至目前,入驻平台企业8550户,分类精准推送最新涉企政策44个、惠及企业77712户(次)。收到企业线上诉求173件,办结171件,办结率98.84%。二是设置服务企业专席。在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设立“优化营商环境专线专席”,面向全市涉企重点部门选取600名业务骨干组建营商环境专家库在线释疑解难。截至目前,电话总量12114件,其中,诉求主体为市场经营主体的170件,立即办结64件、协调办结9件、交办87件、调查4件、转阅6件,按时办结率100%。三是畅通银企融资渠道。依托云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健全保山市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设置金融特派员,分管副市长牵头组建融资工作专班,重点解决企业贷款抵押登记难、利率高期限短、担保增信难等问题。如:农业银行保山分行帮助云南瑞和锦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完善申贷材料,成功授信1.5亿元;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反映收购石斛鲜条资金紧缺,市农业农村局及时协调交通银行授信212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施甸县新金龙大酒店反映贷款利率高、期限短,县政府领导立即协调相关金融机构,将贷款利率从4.85%降至4%,贷款期限从一年延长至五年。上半年,推动银行对民营企业授信17.97亿元,放款40户10.6亿元。
优化涉企行政检查服务流程
一是在全省率先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综合查一次”改革。2025年4月出台《保山市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目前,市级15个执法部门共梳理适用“综合查一次”检查事项49项,联动25个行政执法主体;全面落实“扫码入企”等制度,全市4199名行政执法人员已开通“云执法APP”,开展联合检查153次,扫码入企249次,全力推进“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同时,要求入企检查时服务企业特派员务必到场,并对行政处罚裁量权进行规范。二是推行“全周期管家”为企“护航”。对内构建“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效能提升机制,对外推行“专员对接、上门服务、政策包送、诉求直通”精准服务体系,做实领办、帮办、代办服务,推动企业办事从“多头跑”向“零跑动”、从“被动审批”向“主动赋能”转变。今年以来,该模式已为20多家企业平均压缩办理时限70%以上,企业回访满意度达100%。三是推行“政策雷达”进“家门”。推进跨部门联审联办等举措,推动惠企政策从“纸上”落到“账上”,助力更多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迈进。通过精准服务,全市17家企业被认定为创新型中小企业、16家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
打造服务企业特派员品牌效应
一是得到企业充分认可。今年6月,市政府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三个调研评估组,深入5个县市区、12个市直派员单位、164家企业,系统调研特派员服务企业工作情况,其中,157户企业对服务企业特派员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达95.73%。二是拓宽企业诉求渠道。保山麦丰农产品有限公司与隆阳区政府的合同纠纷化解进一步强化了企业解决纠纷的信心,民营企业通过向市工商联、挂联企业的服务企业特派员、市服务企业特派员工作专班等多渠道反映诉求,相关困难复杂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三是获取企业足够信任。随着服务企业特派员工作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表示,相比信访和诉讼渠道更愿意向市政府和工作专班反映诉求,有的明确表示愿意息诉罢访,倾向于服务企业特派员工作专班帮助协调解决诉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