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盘龙区通过营商环境投诉平台陆续收到多起关于路建大楼烂尾的集体投诉件,集中反映“业主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和“项目未经消防验收业主就提前入住”的两大突出问题,严重侵害群众权益并埋下重大安全隐患。由于该项目开发商债权关系复杂且资金链断裂,问题长期悬而未决。面对这一历史顽疾,昆明市盘龙区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钉钉子”解法成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化解路建大楼烂尾项目历史遗留问题,真真切切让群众“有感有得”。截至2025年6月,盘龙区已为该项目业主办理不动产权证共计132本。
一、“钉”准症结,建立机制强统筹。路建大楼项目位于盘龙区茨坝街道,由云南路建集团开发,五证齐备。项目于2016年开工,2017年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在商品房预售期间,因债务纠纷,2018年8月被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查封,导致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均未完成,无法交房及办理不动产权证。昆明市盘龙区紧盯群众关注和迫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建立“1+3+N”联合调处机制,以“1个专班统筹”为核心,构建区一部门—街道三级联动体系,整合规划、住建、不动产登记等关键部门力量,形成“专班推进抓总、部门联动攻坚、企业参与配合”的协同治理模式。同步实施“实时调度、每月研判、季度评估、重点督办”全周期管理,通过13次专题会、7次督办提醒、14次通报有效跟进投诉件办理,并联动区纪委监委对工作过程中存在推诿扯皮、进度缓慢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督办,积极与省、市营商环境主管部门对接,争取上级对基层工作的专业指导和支持,妥善化解路建大楼历史遗留问题。
二、“钉”实联动,三级协同疏脉络。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敢于动真碰硬。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多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不定期召开专题会,厘清开发商、承建方、业主三方权责边界,锁定消防设施缺位、不动产权办理等核心堵点,建立“问题—责任一措施—时限”任务清单,用好用活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相关政策,明确项目化解方向和解决措施。二是部门协同联动,压实责任链条。针对路建大楼存在的消防验收资料欠缺、消防设备不到位、权籍调查未启动、拖欠税款等难题,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局、区税务局等部门推行“容缺受理”“证缴分离”机制,分别出具《消防检查意见》《规划认定依据》等专业文件,同步开展权籍调查,对开发商所欠税款进行挂账处理,推动路建大楼集体投诉件解决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街道主动作为,筑牢维稳根基。街道实施“多元筹资”模式,通过尝试租赁或售卖大楼的配套设施、债权收购、开发商找合作方等渠道筹措资金150万元,用于推进项目消防竣工验收。同时,开通24小时在线服务机制,与投诉人保持实时沟通,第一时间告知项目进展,最大程度争取投诉人理解与支持。
三、“钉”牢政策,以一类事推动办成一件事。为推动烂尾楼清理整治,盘龙区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切实办好民生实事高效办理不动产权证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由区委办公室和区政府办公室统筹协调,设3个工作组联合8个街道,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重要抓手,分批次提高烂尾楼不动产登记办证率。街道借势而动,迅速将路建大楼列为《方案》的工作重点,由工作组内外联动,对外协调市住建局和市权籍调查中心,争取得到路建大楼分层楼盘搭建的政策支持和项目数据的快速推送;对内统筹区住建局、区税务局、交三桥不动产登记中心协同办公,“一条龙”受理契税、公共维修基金和不动产权证办理,对购房手续齐全且无争议的业主从申请到出证实现30分钟办结,全力打通路建大楼项目办证通道,最终成功化解该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