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各级非遗保护机构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文化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推动法治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民族文化大省的优势,创造性地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普法和依法治理提供非遗智慧,创新普法方式和依法治理路径,取得明显成效。
以非遗项目为载体,培育普法新产品
面向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普法,一直是我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各级非遗保护机构利用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传统文化,用非遗项目搭载法治教育内容,走出普法产品培育新路子。比如:临沧市镇康县运用国家级非遗项目“阿数瑟”民歌调子,用民族语言翻译法律条文,创作推出一批法治山歌、快板、说唱视频,被国家级媒体作为边疆普法典型进行推广;大理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丕鼎将洱海保护、反诈等法律知识编入白族非遗项目“大本曲”,线上线下同步推广,形成“白曲唱法、白语说法”的普法新模式;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把法律知识融入傣族传统说唱“章哈”,制作短视频在网络平台推广,深受群众喜爱;普洱市西盟县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佤族织锦技艺与法治宣传教育结合,开发“织锦+法治”文创产品,把普法工作融入文旅产业发展。这样一批少数民族群众听得懂、看得懂,具有浓厚民族乡土气息的普法文化产品不仅受到各族群众的喜爱,也受到了游客的欢迎,成为文旅普法工作的新亮点。
以非遗活动为平台,搭建普法新场景
增强法治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传播力,是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全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及各级非遗保护机构利用我省丰富的非遗资源,突出重要时段,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各类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以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赋予普法工作活力。比如:在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浓墨重彩的大型主题展演,集中展示全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取得的积极成效;全省各级非遗保护机构通过“非遗购物月”、非遗讲座、文化遗产展示、文创互动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涵盖校园、社区、文化场所、商业空间等多元场景,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浓厚社会氛围。以“遇见云南·非遗公开课”全国版升级为突破口,设置沉浸式展演、非遗快闪、法律知识互动问答等环节,通过线上直播覆盖全国,形成“云端+现场”的双线传播矩阵,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多元的载体,让依法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理念突破地域界限,在数字浪潮中获得更强的生命力;楚雄州元谋县把民法典编成左脚舞曲,400 余支文艺队累计演出4000余场,覆盖277万人次,实现“看一场演出,学一次法律”;红河州绿春县在彝族火把节期间开展“送法进非遗集市”活动,采用“哈尼语+小剧场”形式增强普法效果;大理州剑川县在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期间开展“白曲唱‘法’”活动,并邀请剑川白曲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姜宗德和白曲宣讲团成员施永妹、李兆元弹唱白曲《普法强基补短板》,在线上线下进行推广;西双版纳州在泼水节期间,发放法治宣传水桶、开展法律咨询。德宏州、保山市、怒江州、迪庆州、元江县等地,也纷纷结合当地民族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非遗普法活动,不仅吸引了当地群众,还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参与,有效拓展了普法活动受众面,激发了群众参与普法的积极性,普法效果显著增强。
发挥非遗智慧,助力乡村依法治理
楚雄州姚安县非遗保护机构深入发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梅葛”中“和、善、美”的理念,鼓励和支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担任“梅葛调解员”,运用彝族史诗《梅葛》中的民俗智慧参与当地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协助打造“梅葛调解”品牌,着力探索独具民族特色的诉源治理新模式,推动民族文化与法治建设相融合。“梅葛调解员”利用自身熟悉情况、经验丰富等优势,结合各地风俗习惯、文化传承等因素,引导村(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逐步培育村(居)民参与治理的主体意识,让村民在生产生活中自觉遵守,淬炼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精神,形成有力法治补充。
下一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指导全省各级非遗保护机构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的法治价值,不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普法和依法治理水平。一是必须加强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地域性。我省作为边疆多民族地区,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要与当地文化资源结合,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相契合、相促进的观念和做法,厚植法治建设在民族地区扎根的土壤。二是必须加强法治文化内容开发。文化产品的吸引力来自其内容,在法治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模式,巧妙植入法治内容,创作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产品,充分扩展受众范围,实现文化事业、文旅产业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共同发展。三是必须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深化文旅部门与各级普法和依法治理部门之间的合作,充分吸收传统文化智慧,在政策层面形成合力,在实践层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影响力的法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