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云南,关注云南依法治省工作,参与法治云南建设,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携手并进共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关注云南依法治省工作,参与法治云南建设,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携手并进共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

新闻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图片

红河泸西县中枢镇坚持“六个大抓”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大突破

发布时间: 2025/2/20 21:13:04
来源: 中共红河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办公室

近年来,红河州泸西县中枢镇针对人口基数大、基层力量薄弱、矛盾纠纷凸显、历史遗留问题交织并存等短板弱项,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和发展活力。

大抓基层党建引领,明责任、聚合力。建立“主要领导抓点+联系领导包村+两委干部包片+党员代表包户”“四包”模式,因地制宜逐村逐组研究包保措施,压实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施工队长”责任,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组建中枢镇党建联盟,成立阿庐、长安等六个社区“大党委”,整合辖区71家机关企事业单位、58家物业、118个业(物)委会及24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社区工作者等力量,推动单位党组织“组团式”服务和在职党员“志愿式”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

大抓体制机制建设,疏堵点、破卡点。借助县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人民检察院轻罪治理、公安警情同步移送、司法同步调解等资源力量,制定《中枢镇新时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实施方案》《泸西“检察蓝”助推中枢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方案》,成立“诉前委派调解服务中心”,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联动,做到排查在先、预警在早、处置在小。在“法检公司”等部门帮助支持下,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1件。抽调5名精干人员组成新时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专班,统筹化解各村(社区)排查上报、公检法办案中发现线索移交的重大矛盾纠纷。自组建以来,共参与重大矛盾纠纷调解18件。

大抓矛盾纠纷排查,管源头、保稳控。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充分发挥村组干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统筹“开门接访”与“主动下访”相结合,第一时间摸排发现矛盾纠纷,及时获取苗头性、预警性信息。针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逐一落实镇、村、组及“两所一庭”包保责任,并对重大纠纷建立“风险池”,实行“红、黄、绿”三类预警,定人定责疏导化解,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截至目前,全镇共计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274件,化解1195件,化解率93.8%,办理法院诉前、诉中委派案件96件。紧盯重点人员、重点群体、重点领域,积极做好研判预警和应急处置,“一人一策”做好包保稳控、思想疏导,先后将15名重度精神障碍患者送院治疗,想方设法化解了10余起重大矛盾纠纷。

大抓遗留问题处置,解难题、防风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本着“干好事、不出事”原则,积极稳妥有序推进“老大难”问题化解处置。近年来,尽全力化解县级挂号的信访积案22件,其中包含新一中建设征地遗留问题,遗留20年之久的胜利社区“杨家坟”土地纠纷问题。退还黄草洲湿地公园暂不利用土地686.7亩,兑付拖欠880余户群众地租666.69万元,先后历经4年时间,圆满完成阿勒、阿平2个村委会6个小组1836户6307亩土地退还和563万元租金兑付,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党委、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显著提升。

大抓耕地流出整改,筑耕基、守红线。扛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按照“先易后难、因地施策、稳妥推进”原则抓好耕地流出图斑整改。2024年,共排查举证各类图斑4291个11478亩,整改恢复耕地1025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654.40亩;卫片执法图斑66个80.63亩。瓦窑社区南北片区耕地非粮化种植草皮问题完全整改,通过州县两级验收。始终保持对土地违法行为查处高压态势,发现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违法建房、占用建设用地未批先建违法行为并送达责令改正违法通知书144份,制止、拆除乱占耕地建房30余处;审批登记办理不动产权证390宗,全县首家应用“大占补”方式审批宅基地12宗。

大抓民生服务保障,办实事、增福祉。严格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农村、城市低保群体基本生活持续得到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范围不断扩大,累计设置公益性岗位291个,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5万余人。聚焦“一老一小”等特殊困难群体,制定出台双挂双帮扶关爱机制,对全镇500余名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实施挂联帮扶。搭建“幸福食堂”“泸西建设者之家”“红邻暖家”红色物业等综合服务平台,带动3.5万余名青壮年就业,解决辖区内300余名空巢、孤寡、高龄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困难重度残疾人等群体的生活困难问题。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依托云南宏升、云南天露等龙头企业,引导农民集约化、规模化种植,联农带农助农增收。洲东公益性公墓等一大批民生项目加快建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