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境线上的司法所长

日期:2021-12-16 15:57:27来自:转自司法部公众号访问次数:

    云岭山间,西南边陲,这里是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过去,这里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马帮的铃声伴着湍急的江水回荡;现在,这里是通向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是省级开放口岸。

    作为千千万万司法行政工作者中的一员,李涯的工作显得有点特别。

    他所在的孟连县司法局芒信司法所,在西南的边境线上,与缅甸接壤,距离“金三角”地区仅20公里。上任前,他知道,这里人流量大、民族众多,想干好工作也许没那么容易;但他就凭着一股韧劲儿,打开了复杂的工作局面。

他是老百姓权益的坚定捍卫者

已经调解过无数次经济纠纷的李涯,这次有些愤怒。看着身前愁容满面的村支书,他心里又气又恨。

他用力握着这位拉祜族汉子的手,坚定地告诉他:你放心,这笔钱我一定帮你们要回来!

2020113日,班顺村书记阿波一大早就等候在司法所门口,一看到李涯就急忙走上前去:李所长,三年多了,老板已经欠了180多万元,你帮帮我们……”

从村支书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李涯听明白了,村里的一个咖啡厂,老板已经3年未支付任何咖啡款给咖农,涉及49180多万元咖啡款。

李涯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清楚咖农种植自己的一片地有多么艰辛,也清楚他们都指望着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给老人看病、给孩子上学……可是现在三年了都没得到一分钱,这对村民的伤害太大了!

李涯按下心中的愤怒,冷静思考如何才能帮助群众维护权益,他的思路逐渐清晰——先从彻底摸清情况开始。

多年扎根基层,他清楚白天老百姓要到地里干活,于是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同村书记一起到村里挨家挨户走访了解,询问他们欠款情况及厂里的经营状况、老板的为人、过去的合作等情况。

李涯和他的工作组晚上走访完农户,紧接着整理资料、线索,每天都要干到凌晨一两点。

有了扎实的调研基础,解决方案逐渐有了眉目。

经过认真分析,他认为如果只是依靠司法所来简单调解处理,这个老板还是像以前一样,认账但不付钱,最终群众的钱还是要不到。

考虑到问题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李涯第一时间整理好案情向镇党委作了报告,同时向律师咨询相关法律问题、处理方法,以备走诉讼程序解决。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班子会议讨论解决办法,一致同意先协商解决,解决不了再走诉讼程序,坚决维护群众利益。

通过各方努力,问题解决出现曙光。

20201226日,在李涯的主持下,当事双方在村委会进行调解,最终达成协议:老板半年内分三次全额支付所欠咖啡款。


李涯在班顺村调解咖啡厂拖欠咖啡款纠纷

为了最大限度维护咖农利益,他还推动制定一条规则:以后咖啡收购按月支付,如果没有完成支付,咖农可以自由到市场上进行交易。

来年五月底,老板全部结清所欠咖啡款,咖农如愿以偿拿到了欠款,企业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李涯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事实上,帮助群众要账,这不是第一次。2016年,清水河茶厂欠下茶农鲜叶款金额达61万元,束手无策的茶农们无奈之下只能抓住李涯这根救命稻草,一度把李涯的办公室围了个水泄不通,最终在他的努力协调下,茶厂老板想尽办法,结清了所有欠款。

现在的芒信镇,许多得到过他帮助的人们都记得他的好。入村时一张张笑脸,一句句来家里坐,在李涯看来,是比任何荣誉都要珍贵的肯定。


77岁的社矫对象为他点赞

   “活不下去咯,我活不下去咯……”2020年7月的一天,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嘴里不停地咕哝着,走进了司法所。李涯以为老人是来寻求帮助,赶紧迎了上去。老人激动地边说边比划,当听到对方说到自己名字时,李涯顿时就和近段时间要来报到的社区矫正对象联系起来了。李某,男,77岁,多年前因毒品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后又因毒品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77岁的涉毒人员!李涯心里一沉。在给老李做了入矫登记后,李涯便让他先回家了。入矫宣告、确定联系人、具体工作要求……还有大量的工作,司法所需要好好准备准备。漫长又细碎的摸底工作开始了。在村里,村民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大家白天干活,晚上回家,很多入户工作都得在晚上进行。乘着夜色,李涯带着所内同事一头扎进了芒信新寨小组。走访的人越多,李涯的心里就越没底,因为老李的问题确实太棘手了。老李没有收入来源、毒瘾戒不掉,所以就以贩养吸。老李有两儿一女,女儿外嫁基本不回来,大儿子已经分家多年且常年在外打工,基本不回家,顾不上老人,小儿子因贩毒还在监狱服刑——家庭亲情、氛围感化的路子行不通。老李和老伴孤零零地住在政府安居房里,村民都知道老李家出了两个“大烟鬼”,能避则避。一团看似解不开的死结反而让李涯的倔脾气上来了:“我就不信我处理不好这事!”打定主意,李涯结合老李的实际情况,挥舞起了他的“三板斧”:——治心。李涯抓住老人希望家庭和睦、子女健康的心理,不断对他进行家庭美德方面知识熏陶,以此扭转他破罐子破摔的错误想法,激励他重新振作,为家人、特别是在监狱的小儿子树立榜样。为了加强效果,李涯还与老李小儿子正在服刑的监狱取得联系,用视频会见的方式增强他与毒品决裂的决心。——借力。李涯找到寨子组长,请他担任老李的矫正小组成员,参与到对老李矫正期间的监督管理工作,精准掌握老李日常动态,让老李融入正常的生活圈子。——合围。李涯恳请寨子的小组长帮助劝说在外打工的大儿子回家照顾老人,帮助老李戒毒,安度晚年。在他的耐心劝说和真心邀请下,寨子小组长欣然答应了他的请求,表示愿意配合司法所一起帮助老李。凭着这股倔劲儿,李涯为老李打开了一扇回归之门。接着,李涯把入矫宣告提上了日程,除去正常的宣告流程,老李家人的参与让这项严肃的工作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老李的状态越来越好,家里的氛围愈来愈和谐,邻居间的交往也渐渐多了起来,毒瘾也随之戒断。要是有人在他面前提起这段经历,他会用力地竖起大拇指,用哈尼话说:“恒!恒!”“恒”,是“好”的意思。说出这个字不用一秒,但得到这个评价却需要掏出万分真心。


义无反顾完成“特殊任务”

20167月的那天,空气有点闷。

李所长,最重的一个担子可交给你了啊!随着话音,一只大手重重地拍在李涯肩上。说话的是时任芒信镇党委书记王德军。

李涯的肩膀顿时沉了下。按照镇党委的分工要求,他需要挂点联系一个村,这个村,就是全市有名的毒品泛滥村——班顺村,更让人头疼的是该村的回勒新寨小组。

这个小组地处边境,与缅甸东弄乡山水相连,山高坡陡草深,村民境外亲戚众多,特殊的地缘关系,导致这里毒品泛滥。

他二话不说,承担起了这项工作。他和所里同事开始漫长的走访调研,两个月间他们走遍了村子的各个角落,充分了解家家户户的基本情况,一些年纪大的村民不会讲汉话,对来做工作的干部充满戒备和抵触情绪,李涯为了和他们沟通,每次出门都要带上会讲缅语的村组干部当翻译。

六七月份正是孟连的雨季,大部分村子仅有一条弹石路,而唯一一条通往回勒新寨小组最远分散居民点的土路,已经泥泞不堪,车辆无法通行,李涯和同事只能冒着大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密林深处。

走访结束已经到了晚上,瓢泼大雨没有一丝停止的迹象,李涯披上雨衣,打上手电筒,一行人踏着泥泞艰难往回走。意外还是发生了,我就听见后面的一声,我转过身用手电筒一照,看见李所长滑倒在箐沟边,还一直往下梭(滑)……”同事李梅比划着回忆那一幕,我赶紧去拉他,两个都摔倒在地上,满脸都是泥浆水……”

幸好一个树桩挡住了往下滑的李涯,而下面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回忆起这惊魂一夜,李涯心有余悸。

这样的意外没有挡住李涯的脚步。在充分了解了村民的情况后,李涯多次和村组干部一起沟通商讨,研究解决办法。

 

李涯(右)在班顺村回勒新寨走访

在一次次交流碰撞中,李涯把司法所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有益经验充分运用到回勒新寨小组,结合哈尼族爱伲人的民族习性,利用村规民约这个抓手,探索出以群众为主体,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的禁毒模式。

20169月,回勒新寨小组制定了《回勒新寨禁毒工作村规民约》,并通过村民会议表决通过。《民约》明确禁止村民参与种毒、贩毒、吸毒、制毒,还详细规定了违反村规民约的处罚方式,实现从人管人制度管人的转变。

《民约》制定后,落实成为关键。为了让村民们了解毒品危害和涉毒法律后果,李涯和同事们开启了普法攻坚,采用多种形式,一家一户开展普法宣传,提倡村民从内心拒绝毒品,引导村民回归健康生活。经过近两年多的普法工作和综合治理,回勒新寨小组成功从昔日的毒品泛滥村蜕变成现在的无毒示范村,回勒新寨的禁毒模式也得到了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充分认可。

        960万平方千米的华夏土地上,分布着3.9万余个司法所;在云南蜿蜒4060千米的边境线旁,有着如芒信司法所这样120个边境国门司法所。一个个国门司法所,如同一座座“法治界碑”,守护着祖国法治的无尚尊严,守护着边境百姓的和谐平安。百姓嘴里的“恒”,也许就是这群司法行政人最大的荣誉。

 

   (文章转自司法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