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一是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省委和省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全省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跟进学。举办全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基层法治建设专题培训班等,组织各级党员教育培训1.2万期,培训党员148.8万人次。二是全面落实法治建设责任。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省委书记王宁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会议等,多次专题听取全省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审议贯彻《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纲要(2023—2027年)》重要举措任务清单等;省长王予波主持召开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等,统筹谋划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多次专题研究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复议等工作。三是健全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全覆盖开展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年度述法,连续2年开展省级部门和州(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会议述法。突出法治建设考核简约性和精准性,把62项考核指标精简优化为13项。发挥法治督察作用,中央依法治国办市县法治建设督察反馈的45个主要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对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开展法治督察,一体推动“述、考、评、督、责”衔接贯通、综合发力。2024年度全省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达97.54%,连续5年保持在97%以上。
(二)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政府职能优化精准。持续深化机构改革,省、市、县三级741个主要涉改部门的挂牌、班子组建、人员转隶等工作全部完成。调整33个省级部门权责清单事项2100项并向社会公布。制定《云南省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实施方案》,分3批次压茬推进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二是政府效能换挡提速。全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26个重点事项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通办”、诉求“一线应答”。开展省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政务服务走流程工作,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48%,全程网办率达85.52%,205类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移动端“亮证”应用。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全国率先形成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破除准入壁垒。三是政府服务优质便捷。出台《云南省营商环境争创一流行动方案》,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创新开展“厅局长坐诊接诉”,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办好10件惠企实事。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开通涉企“绿色通道”,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24亿元。加快昆明中央法务区及南亚东南亚法律服务中心、澜湄国际仲裁院等平台建设,44家开展涉外公证业务机构年均办理业务4万余件。四是政府带头守信践诺。建立健全政府违约失信投诉工作机制,推动信息归集和认定解决,为各类社会主体开具信用报告27243份,提供信用核查服务927.04万次。完善和拓展融信服平台应用,新增授信超2100亿元、惠及经营主体14.6万户次。降低公共资源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免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228.15亿元。
(三)突出精准立法,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一是高质量推进政府立法。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推进《云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云南省可制毒化学品管理规定》等立法,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10件,制定修改废止省人民政府规章6件。二是推进重大事项依法决策。各州(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全覆盖制定并公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对提请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的重大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对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重要协议、重要文件等出具法律意见356件。三是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修订颁布《云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对省人民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进行合法性审查,对报送省人民政府备案的138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备案审查率达100%。加强全省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数据库管理,组织完成1.1万余件政府系统文件清理和入库工作。
(四)聚焦重点任务,扎实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一是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化州(市)以下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县级全面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乡镇(街道)实体化组建行政执法队伍并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二是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公布《云南省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事项指导目录(2024年版)》,明确集中行政处罚权事项458项,各级行政执法部门编制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予行政强制事项3万余项。制发常用行政执法文书示范文本,对全省20余万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全员轮训。三是突出重点领域执法。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中期评估和专项监督,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大力推行“企业安静期”制度,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切实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加强医疗、涉旅、工贸、化工等行业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全省18.7万部在用电梯实现“一梯一码”全覆盖监管。大力整治河湖库“四乱”问题,全省整改完成率达100%。开展旅游服务创优提质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第二个百日行动,全省旅游市场环境持续优化向好。
(五)加强制约监督,全面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一是推动形成监督合力。高质量办结人大代表建议981件、政协提案765件。对130份行政审判司法建议、1265件行政机关违法或不行使职权行为检察建议,进行认真整改并反馈。建立健全经济责任监管体系,开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审计问题挂牌督办,全年共审计(调查)项目2810个。推进2024年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整改问题1277个,完善制度机制1302项。抓好国家统计督察整改,核查检查11个州(市)83个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相关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进行处理。二是全面落实政务公开。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分别发布信息2.7万条、3036条、7478条。建成云南省政策文件库,汇集省、州(市)两级各类政策文件8059件,发布省人民政府现行有效规章160部、行政规范性文件129件。畅通群众沟通互动渠道,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网络问政”平台受理网民留言2.7万余条,“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累计接听企业和群众来电372万余次,办理民生诉求37万余件。三是加强行政执法制约监督。推进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省人民政府和16个州(市)人民政府全面启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构印章。推广运用“区块链+行政执法和监督”平台,累计汇集1176万余条数据,同比增长17.6%。修订《云南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评查行政执法案卷24.5万卷。四是做实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全面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在司法所全覆盖设立行政复议代办点,全省新收行政复议案件12839件,同比增长75.83%,新收案件数首次超过万件。聚焦争议实质化解,强化全流程调解,全省调撤率达24.42%,案结事了率达97%以上。作出行政复议纠错决定1488件,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98份、建议书53份。强化府院联动,省法院、省司法厅首次联合发布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白皮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90.55%,同比上升5.03%。
(六)推进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一是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出台《云南省全面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若干措施》、《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实施意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9.1%、11.5%,连续61个月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高效处置15起森林火灾,有力应对14轮强降雨和7次编号洪水灾害,自1950年以来首次实现洪涝灾害中人员“零伤亡”,在全国率先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应急广播全覆盖。二是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全省组织24062名政法干警编入各级普法工作队,11万余名基层干部、群众纳入“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机制,全覆盖配备村(居)法律顾问6365名、“法治副村长”14124名。制作命案防控警示教育片,组织36.9万余名基层工作人员观看,制播的普法情景剧全网阅读转发量达1500余万次。统筹推进“命案防控”、“利剑护蕾”等专项行动,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数、治安案件受理数、命案立案数均同比下降,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成效显著。三是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制定《云南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重点举措》,探索创新“三必到四必访”等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全省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29.6万余件,成功率达95%。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各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2.4万批次,四级信访部门登记全省信访总量同比下降6.78%。
二、存在的问题
2024年,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政府立法的前瞻性谋划还需进一步强化,立法风险防范能力有待提升;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有待深入,涉企检查需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还需加强;市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等。
三、2025年重点工作
2025年,云南省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严格对照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各项工作任务,围绕“三个定位”和“3815”战略发展目标,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启动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推动厅局长“坐诊、巡诊、上门问诊”,抓好10件惠企实事,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用好融信服平台,健全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提高政府立法质效。密切关注党和国家重大改革部署及上位法制定、修订情况,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统筹立改废释,充分结合云南实际、体现云南特点,切实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更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常态化开展地方性法规、省人民政府规章清理工作,维护法制统一。
(三)深入推进依法决策。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完善年度目录清单公开制度和动态管理机制,提高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质量,加大纠错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推动实质性参与决策论证。
(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旅游服务创优提质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第三个百日行动等。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安排部署,坚决纠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和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等问题。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制机制,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终期评估。健全府院、府检联动机制,加强行政复议“以案促治”工作。
(五)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推动完善信访、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强化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进一步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推动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强化涉外法律服务供给。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25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