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中)在开展调解
她是人民调解暖心人,她是法治宣传践行者,她是特殊群体引路人——曲靖市马龙区司法局鸡头村街道司法所所长杨敏,11年扎根司法岗位,认真践行司法为民的职责,以热心、真心、耐心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人民群众无小事”,这是她的人生信条。
案结事了人和
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杨敏在调解委员会主任岗位上已履职3年,全身心投入一线调解工作,用真情化解社会矛盾,用温度丈量每一起纠纷,用情怀书写人间平安和谐感人事迹。
“一年来,我们街道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信访量下降六成多,我们杨调解功不可没。”这是马龙区鸡头村街道党工委政法委员给杨敏的评价。
在杨敏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鸡头村街道调解矛盾纠纷纳入以案定补384件,化解持续多年的信访积案4件,信访量同比下降64.1%,在辖区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没有一起因调解不力或不及时而导致上访或出现激化事件,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根本目的。
甘做群众解忧人
3年朝夕相处,杨敏已成了大家眼中的调解能手、群众的解忧人。“遇到纠纷找杨大姐,发生矛盾找杨大姐。”这是大家的口头禅。工业园区内遇到劳资纠纷、工伤咨询、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辖区群众都习惯于找杨敏。杨敏以“业务熟练,办事公正, 说话公道,调解工作一碗水端平”而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每一次调解中,她以业务知识过硬总能让参加调解的当事人双方都能握手言和,满意而归。
在遇到疑难棘手案件时,杨敏借鉴老调解员的实战经验,摸准当事人“脉搏”,利用“背靠背”“面对面”的调解方法,以勤俭持家、孝老敬亲、以邻为善等公序良俗,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为居民化解了一件件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说群众听得懂的话。”这是她总结出做好群众工作的最实用的方法。3年来,杨敏参加辖区普法宣传260余场,她的脚步遍布学校、社区、企业、街道、农户家中,她在普法宣传中善于用简单的话语将法律条文通过深入浅出,释疑解惑,举事例、摆事实的形式凝聚共识,在和村民的聊天谈心中将法律法规娓娓道来,触及心灵,解决问题。
建设法治宣传阵地
“小杨说事”,这是村民给杨敏法治宣传工作取的名字,因为杨敏讲的法治课大家都想听、爱听、愿听,而且这些法律知识大家都能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小杨说事”深受群众欢迎,同时也推动了辖区群众形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困难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同时,杨敏在工作中发现辖区缺少法治文化阵地的短板,于是千方百计推动辖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吴官田社区建成“法治小院”“法治小广场”,在鸡头村小学自筹资金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将街道法治广场落地廖家田社区……依托这些法治文化阵地,当地群众自发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集中送党课、送戏曲、送义诊、送知识、送法治到百姓家门口,逐渐形成“五每和四微”活动机制,即每天开展文体活动、每周开展志愿服务、每月召开居民议事会、每季开展文明评比、每年举行文艺演出,同时常态化开展微宣讲、微党建、微监督、微服务。
其实,杨敏不仅调解工作干得好,而且在开展法律政策宣传、救助困难群众等工作上也样样在行,她被称为平安家园的“调音师”。她先后获得曲靖市司法行政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云南省司法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多项荣誉,并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本报记者 甘仕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