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七五”法治宣传教育规划的重要一年。那今年我省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怎么干?近日,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云南省司法厅印发的《2017年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为你揭晓。
聚焦“四个重点”普法
2017年,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聚焦重点对象学法用法,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重点对象包括领导干部、青少年、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员、边民、少数民族群众、宗教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等。
重点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建立健全党委(党组)学法制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级国家工作人员学法平台。
重点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开展首批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检查验收和第二批25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省司法厅将全力打造一至两个省级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
重点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员的普法工作。与省工商联共同开展“法律三进”活动(即法律进企业、进商会、进机关),补齐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普法短板,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新途径。
重点推进边民、少数民族群众、宗教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通过“法治走边关”、“五用工作法”(即用民族干部宣讲法治、用民族语言传播法治、用民族文字诠释法治、用民族节庆展示法治、用民族文化体现法治)开展法治宣传、重点与相关部门和州市开展涉边涉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等推进此项工作。同时,建设10个重点宗教活动场所法治宣传教育示范点和10个省级村居(社区)法治宣传教育示范点。
增强“四个方面”实效
2017年,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将从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各项工作制度、夯实法治宣传教育基础、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结合四方面来增强工作实效。
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办好省级及州(市)、县(市、区)两级在媒体开设“以案释法”栏目、建立健全媒体公益法治宣传管理办法、激励机制,推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传播平台落实公益普法社会责任。
加强阵地建设,进一步深化“法律6+N进”活动,大力开展法律进机场、车站、码头、公交、地铁、商场、公园等活动,扩大覆盖面,夯实法治宣传教育基础。推动各级党政群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在办公场所设立固定法治宣传栏(橱窗、电子屏),推动在其主管主办的刊物、网站上开设法治宣传专栏或结合本系统要求建设专业的普法宣传基地。组建省级“七五”普法专家讲师团,开展系列专题法治宣传巡讲活动。举办全省普法骨干培训班和法治宣传教育业务技能培训班。
更加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普法,加强督导各地各部门法治宣传教育网站和“两微一端”的建设,组织策划拍摄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动漫微电影栏目剧作品,运用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开展征集及获奖作品展览(播、映)活动,开展法治云南纪实摄影和法治公益广告大赛,提高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普法益民服务水平。
此外,要适时开展新一轮法治县(市、区)创建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科学引导并组织开展第四批全国、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和第七批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先进单位评选,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加大重视推进落实
2017年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确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政治任务,开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紧紧围绕我省“三大战略定位”目标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紧紧围绕法治与德治融合发展的要求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2017年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对省级各部门、州(市)法治宣传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工作作出详细规定,如全年安排全区域性的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得少于2次、积极利用自身网站、“两微一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等。
此外,还要求各地各部门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负责人职责,进一步健全完善普法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增强工作实效、落实工作责任,着力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方式方法的创新性,推动普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