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省司法厅在昆明召开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商小云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鞭策行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更丰富的内容、更高的要求为标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统筹、盘活、做优、做强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做到服务全覆盖,供给高品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阶段跨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体现公平正义的法律服务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书写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人民满意答卷。
商小云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的增量部分,更多集中在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事务参与、精神心理满足等方面,这些无不与司法行政工作密切相关,都离不开公共法律服务。就云南司法行政而言,着眼建设普惠、精准、及时有效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正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体现公平正义的法律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司法行政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的总抓手。要通过提供普惠均等、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的需求与普法工作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对法律服务的需求与律师公证行业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对和谐稳定社会的需求与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对公平正义的需求与法律援助工作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商小云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动建设完备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对于进一步整合司法行政业务职能和法律服务资源,统筹提供优质、便捷、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对于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提升国家和社会治理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法治化水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基层群众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和法治实践,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对于实现司法行政机关从“管理”到“服务”的职能转型,规范公共法律服务行为,增强司法行政工作的专业性和服务性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贯彻中央、省委和厅党委决策部署为前提,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司法行政改革的“牛鼻子工程”,作为检验司法行政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在“做实”上下功夫,时时自我加压,始终保持“钉钉子”精神和“滴水穿石”的韧劲,补齐司法行政工作的“短板”,使司法行政改革能够弯道取直、迎头赶上,使改革举措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商小云要求,在2018年工作中,各级各部门要在着力抓好服务平台组织体系、服务产品项目体系、服务供给配量体系、服务社会参与体系、服务指标考评体系“五大体系”建设,解决好“在哪开展服务”“提供什么服务”“如何集约服务”“谁来提供服务”“确保规范服务”问题的同时,重点在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上求突破,在“智慧化”上求突破,在 “普惠化”上求突破,在 “精细化”上求突破。

据悉,近年来,随着法治云南建设的推进,在顶层推动和基层创新的合力之下,通过上下积极探索和不断实践,我省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门类逐步完善,领域日渐拓展,队伍不断壮大,制度日益健全,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包括129个标准化公共法律服务示范点在内的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425个,覆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和226个乡镇(街道);初步建成全省统一的“12348”法律咨询热线平台;启动公共法律服务智慧网络平台(昆明)试点。实体平台、“12348”热线平台和网络平台三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有机融合,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最快的时间、最短的距离找到法律明白人,均等便捷地享受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来自全省16个州市及129个县(市、区)司法局长参加会议并到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昆明市五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观摩学习。昆明市司法局、楚雄州禄丰县司法局、玉溪市红塔区司法局李棋司法所、曲靖市罗平县司法局等就2017年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情况在会上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