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业务导向
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不断拓展公共法律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着力在坚持司法为民上下功夫、见成效
2019年,公共法律服务已被列为云南省政府十件惠民实事之一,目标任务是:完成1000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0000个村居(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规范化建设;完成10000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到村居(社区)开展普法活动10000场次;办理律师服务、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事项、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10万件;承担“一村居(社区)一法律顾问”微信群和面对面法律咨询100万人次。实现贫困村法律顾问全覆盖,贫困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回应率达到100%,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法律援助需求时受援率达到100%,贫困村、贫困户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100%,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
围绕这个目标任务,2019年主要抓实以下工作:
1、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围绕2019年省政府十件惠民实事,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织密覆盖全省的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继续组织开展“万人进千村帮万户”法律服务助推脱贫攻坚专项活动,着力解决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积极推动仲裁工作,提高仲裁公信力。
2、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宪法学习宣传贯彻,组织开展好2019年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活动。以“法律六进+N”为载体,持续深化宪法巡回宣讲、“送法下乡”、“法治宣传边关行”、“宪法边疆行”等活动。开展法治宣传助力“三大攻坚战”行动,出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和边境地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深化基层法治创建工作,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抓好“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落实,完善发布省级普法责任清单。组织开展云南司法行政新经验、新征程、先进模范人物和典型事例的宣传工作。加强法治外宣工作。
3、推进律师服务创新发展。全面推进律师行业党建、律师执业权利保障、规范律师执业行为、律师重点人教育管理等工作落实落地。完善律师参与重大案(事)件法治工作机制,推动“法治体检”常态化制度化。抓实律师党建工作与律师管理“四同步”工作,压实律师事务所主任管所治所责任;积极推进全省律师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着力打造“互联网+律师执业监管”、“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
4、深化人民调解工作。以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为着力点,深入实施《云南省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三年行动方案》;研究制定《加强人民调解党建工作的意见》、《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的意见》,完善人民调解网上、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推动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5、推进公证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公证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两结合”工作管理体制。出台《合作制公证机构章程指引》,重点推进公益二类公证机构实行编制备案、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和实行企业化财务管理三项制度,继续推进5个州(市)司法局和7家公证机构开展公证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事务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试点、实行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制度和缩短办证时限三项重点工作。
6、切实做好司法鉴定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以重点加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建设为先导,积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司法鉴定管理一体化建设。着力健全以昆明为中心、以较大城市为重点,辐射周边县(市、区)、覆盖全省的司法鉴定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全省司法鉴定行业质量建设提升年”活动。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加快筹备省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完成二届理事会换届工作。
7、强化法律援助工作。贯彻落实《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调整法律援助办案补贴,重点做好农民工、残疾人等人群法律援助工作,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运行机制。推进法律援助参与刑事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
8、做好2019年度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制定我省贯彻落实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相关配套措施,组织实施2019年我省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确保考试安全平稳有效进行。加强法律职业资格有关培训、资格管理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