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云南普法网 >> 法治要闻 >> 内容阅读
好消息!我省启动"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
稿件来源:云南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8日 16:31:27

  近日,云南省司法厅印发《关于开展“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自5月起至12月底,在全省开展“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建设活动。活动中提出了哪些惠民措施?哪些人群可以从中受益?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便民措施:《方案》从助力复工复产、助推脱贫攻坚、应援优援增强群众获得感三个方面提出10项法律援助惠民便民措施。包括:扩充法律援助事项、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方式、开展法律援助专项行动、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积极参与帮贫扶困、用心用情服务农民工、帮扶“少边贫”地区法律援助发展、完善便民服务措施、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加强“智慧法援”建设。

  《方案》有以下几个特点:

  法律援助范围将不断扩大。将因疫情导致的劳动报酬支付、劳动关系解除、工伤赔偿、房屋租赁等纠纷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开展“助力最美逆行者”专项行动,对抗疫期间援鄂医务人员,以及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军人、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免予审查经济困难状况;对因疫情影响无法提供经济困难证明的申请人,可以采取个人书面承诺方式申请法律援助;对因疫致贫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及因疫返贫群众,与相关部门对接后免于经济困难审查;将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女等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将已完成户口登记的经济困难回流边民、非法婚姻案件中经济困难未成年人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创新和优化法律援助服务方式和措施。《方案》提出,要加强“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云”平台建设,促进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三台融合”,实现一处受理,三台通办。困难群众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12348云南法网、“云南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云岭法务通(法律服务机器人)、“法润脱贫”微信群等方式就可申请法律援助,并可以“预约办”“在线办”和“掌上办”。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等,有条件的地区将提供上门法律援助服务,对农民工、残疾人、退役军人及军人军属,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我省还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法律援助案件“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评估工作,探索建立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提升法律援助质量,降低困难群众异地维权成本。

  法律援助助推脱贫攻坚。《方案》中不仅有帮扶贫困人口的措施,还有帮扶“少边贫”地区的具体方法。根据《方案》,我省法律服务工作者将走进千村万户,了解、掌握脱贫不稳定户、贫困边缘户的法律援助诉求,推出有针对性、有实效的法律援助服务。低保人员、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农村特困户也可以通过就近的乡镇、村社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获得法律援助。同时,还将加强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深度贫困地区特别是目前仍未脱贫的9个县的429个贫困村的法律援助资源供给。加大对部分地区的法律援助经费投入力度,集中力量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精准、高效的法律援助。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2006-2020 云南普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000821号-1 主办单位:云南省司法厅 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