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昆明市圆满完成“七五”普法各项目标任务,为推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构建全方位普法格局 抓全局更抓全程
昆明市立足全市工作实际,构建“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配合”的大普法格局。坚持全面统筹,建立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昆明市普法办与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沟通联动,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四级普法网络体系,提升普法工作领导力。
压实全员责任,制定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成员单位责任清单,定期梳理短板问题,让“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成为“谁执法谁普法”的必然延伸。坚持全程问效,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等考核指标中,推动普法工作由“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变。
探索多层次普法路径 出实招更出新招
各单位紧扣普法重点内容、重点人群,不断探索普法工作新路径。聚焦宣传理念和制度创新,以宪法修正为契机,在全省首创“一二三四五”宪法宣传工作法,开展国家宪法日(周)大型宣传教育活动100余场次,让宪法和宪法精神深入人心。
聚焦法治宣传品牌打造,开展法律服务进校园活动;创新“小手牵大手,扫黑除恶在行动”等主题法治宣传,打造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法治小课堂”品牌。
聚焦“以案释法”深化推广,开展“以案释法”法治讲座255场次,制播“以案释法”电视节目182期,在全省率先组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参与“阳光司法进机关”法治宣传,得到省司法厅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坚持惠民生普法导向 有意义更有意思
昆明市各单位践行普法为民宗旨,推动普法融入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
围绕群众所需,在全省率先开展“法治+扶贫”新模式,打造“议政协商·司法扶贫”工作载体,在“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2.1万场次,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围绕群众所急,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法治宣传,发放抗疫宣传资料35万余份,组建党员律师志愿服务团、普法志愿者3770人到社区、企业报到,引导人民群众做好疫情防控,筑牢抗疫法治防线。
围绕群众所想,结合地域文化,以小品、花灯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创新推出“扫黑除恶花灯进村镇法治宣传巡演”、花灯小戏等普法活动,推广各民族双语普法,做到既讲法律又接地气。
构建全媒体普法矩阵 有温度更有热度
昆明市各普法单位坚持以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视角,打造“智慧普法”新模式。
以平台宣传为基础,各单位部门依托自身职能资源,收集播出法治宣传公益广告,各地新媒体普法平台年均推送各类普法信息5000余条,营造强大普法声势。
以媒体普法为关键,压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利用云南法制报、昆明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开展法治宣传,在《云南法制报》开设昆明司法行政专版,编印《法治昆明》杂志专刊30期,不断提升法治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
以优质内容为根本,开展法治三微作品主题制作征集评选,《平安∙同行》等多部作品先后获中央政法委、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各类奖项20余个。
打造地方化普法阵地 有景点更有亮点
昆明市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与地方特色文化、群众生活、“互联网+”相融合。
突出重点阵地建设,建成全省首个宪法主题公园和民法典主题法治公园,打造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4个,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法治精神。
突出宣传阵地集群效应,打造一批多功能、一体化法治宣传文化墙、长廊等特色宣传阵地群,建成“法治文化示范点”73个、“法治主题公园(广场)观摩点”29个。
突出特色阵地打造,建立法治动漫工作室。在全省首创《生活与法》漫画季刊,发行28期累计30余万册,用群众听得进、看得懂、记得住的案例释法说理。
普法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下一步,昆明市将紧扣“八五”普法任务,创新普法方式内容,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打造“网络普法矩阵联盟”,持续巩固“七五”普法成果,推动全民普法工作提质增效,为开创昆明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新局面营造良好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