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云南普法网 >> 法治要闻 >> 内容阅读
云南司法行政这十年•政法干部学校篇|云南省政法干部学校十年之变
稿件来源:云南司法行政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4日 14:59:51

  今年是省政法干部学校从五华区豹子头搬迁到盘龙区龙头街办学的第十年。十年间,省政法干部学校在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中重新定位。十年树木,栽种盎然春意,百年树人,涵养蓬勃精神。

  2014年6月,省委政法委批准学校为“云南省政法系统干警教育培训基地”。

  2015年7月,司法部批准学校为“司法部昆明培训基地”。

  2020年5月,云南省司法厅党委依托政法干校成立“中共云南省司法厅委员会党校”。

  2013年至2022年上半年,累计办班204期,共培训学员52273人,其中:司法部培训班22期,2883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培训班137期,43538人;其他机关、单位培训45期,培训学员5852人。

校园十年前后对比。左图摄于2013年4月19日,右图摄于2022年7月4日。

  发展重心之变

  从并行发展到锚定主责

  省政法干部学校(与省司法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99年保留独立办学以来,一直以培训司法行政干警和培养基层法律服务人才为己任,认真履行职责,为司法行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从事基层法务相关工作的人才,涌现出了在工作岗位上挺身而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杨鑫、杨光乾等优秀毕业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干部教育培训这一先导性、战略性和基础性工作。面对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法律类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危机,学校锚定主责主业,主动作为、积极应对。

  2017年底,组织校领导、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赴浙江大学培训,感悟创新精神、学习先进经验。2019年初,在广大教职工中开展发展定位大讨论,先后派出3个工作组对省内外10余所同类型院校开展调研。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全体教职工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坚定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经过反复论证,学校于2019年暂停了中职教育招生,2021年7月,随着最后一批中专学生毕业,学历教育的职能全面履行完毕,省司法学校退出历史舞台。2020年9月,省委编办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训练及相关理论研究工作”三大职责和五项具体任务。

围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及历次中央全会精神,适时举办专题研讨班,不断夯实司法行政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基础。

把“五个过硬”要求贯彻落实到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警衔晋升培训的全过程。

  办学条件之变

  从简陋狭小到整洁宽敞

  保留独立办学后的省政法干部学校与其他高校在同一校址办学,条件简陋、空间狭小。“十一五”期间,为支持国家反恐基地建设,并彻底解决“校中校”的问题,学校全力推进整体搬迁项目建设,于2012年秋季学期初步搬迁,2014年10月实现了整体搬迁。2013年8月25日,干警培训中心投入使用,学校具备了承办培训班的基础设施,“干部培训校外办”的历史彻底结束。

  十年来,学校坚持以师生学员为中心,优先改善基本办学条件,着力打造整洁宽敞、环境宜人的校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逐步改善办学环境,实现基础网络从无到有,实现与上级相关部门及全系统的互联互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结合全系统疫情防控形势和要求,依托司法行政承载网,以线上方式开展人民警察警衔晋升培训。推进田径运动场、绿化等工程建设,组织师生义务植树,建成杨善洲纪念林、厚德明法广场等校园景观,绿化覆盖率从初步搬迁时的10%提升到了65%。昔日的遍地黄土,如今已是绿树成荫。

2020年8月19日,中共云南省司法厅委员会党校挂牌成立,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厅党委党校校长商小云在成立仪式上讲话。

  教学能力之变

  从默默无闻到初露头角

  “我以前一直上中专课,现在要转型上干训课,我的能力和水平不足啊!”有这样“本领恐慌”的老师不在少数。为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教学科研队伍,学校坚持挖潜、外引、内培三方面同时发力,围绕提高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实践能力,积极搭建成长平台,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打开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

  外调引进、公开招聘12名教师及管理人员,新晋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3人。选派160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实践锻炼。教师参加“西部法治论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等国际国内学术活动,承担《法律援助“应援尽援”范围、对象、条件及保障》《云南民族边疆地区增强普法实效性问题研究》等6项省部级课题研究。2013年,云南省第七届社科学术年会“筑梦·建设美丽云南·建设法治云南”专场上,1名教师的论文获得了由省内知名法学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的一致好评,获评一等奖。2020年起,每年坚持依托省委党校举办教职工能力提升培训班。2020年5月,学校创办“龙泉学坛”,第一讲以“《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解读”开讲,全校教职工学习研讨如何办好党校。一年后,升级版的“龙泉讲坛”送教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精心打造的12个党史主题微课在“学习强国”“七彩云端”“云南普法”等平台推介。

老师们依托“龙泉讲坛”把党史学习研究的成果送进了企业。

  十年来,20名教师先后承担了不同层次培训班30余个专题授课任务。目前,学校5名教师为省直机关党员教育培训讲师库讲师,2名教师为省公务员培训师资库讲师,1名教师被确定为2022年“云岭大讲堂”主讲人。

学校举行“铭记光辉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优秀微课评选活动。

  纪律作风之变

  管党治党更严更紧更硬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向,坚持政法姓党,坚持党校姓党,切实加强党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党史学习教育,再到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校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师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学好用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紧盯“四风”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制定《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规范》《师德师风行为规范》等100余项制度,推进法治学校建设。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率为100%,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基层解难题,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抓实抓细扫黑除恶、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着力推进转型发展。

省政法干部学校发挥专业优势,在“党建引领、法治护航”乡村振兴项目中,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送法进村寨活动。

  十年来,1名教职工当选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5人次获省部级表彰、15人次获地厅级表彰,4个集体获厅级表彰。

  历史在变,时代在变,但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未变。回顾十年奋斗历程,不仅为历史赋予意义,也为未来找准方向。风正劲,帆高悬,新征程上,变革中的省政法干部学校正向着更高的目标续航奋进。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2006-2021 云南普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000821号-3 主办单位:云南省司法厅 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