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蝉
宗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团体如何开展宗教活动?怎样选拔教职人员?如何正确认识宗教政策与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如何提高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本期《以案释法》,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郑建奇、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政策法规处处长熊国才对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解读。
我省宗教概况
作为一个多宗教的省份,云南省宗教种类齐全,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其中,佛教中包含了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而南传佛教为全国独有。
目前,我省有440余万名各族群众信仰五大宗教。据统计,我省现有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6000余所,宗教教职人员1.2万余人。我省的宗教团体包括云南省佛教协会、云南省道教协会、云南省伊斯兰教协会、云南省天主教爱国会、云南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云南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云南省基督教协会等7个全省性宗教团体以及300多个爱国宗教团体。
除此之外,我省还设有云南佛学院、昆明伊斯兰教经学院、云南基督教神学院3所宗教院校。
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
披着宗教“外衣”的邪教组织
仅有初中文化的吴泽衡自称是佛教第88世、禅宗第61世衣钵传人,并于1990年自创“华藏法门”组织,后改称“华藏宗门”。“掌门”期间,吴泽衡通过誓愿、恫吓等手段控制信徒,要求信徒对师傅“顶礼膜拜,绝对服从”,并收取拜师费,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每逢吴泽衡生日、成道日、佛诞日,他会授意心腹弟子散布消息,要求其余弟子前来“奉献”。
据了解,吴泽衡每次生日所收礼金高达数十万元。此外,他还喜欢舞文弄墨,向弟子售卖自己所作的具有“神奇法力”的字画,售价从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吴泽衡还声称自己做的“御膳”具有神奇功效,将其在自己占股50%的饭馆制售,价格从2000多元至6000多元不等。
此外,吴泽衡还通过闭关、治病等方式敛财,并以“男女双修可以使人达到佛学的最高境界”“可以迅速提高修行”“增强法力”等为名引诱、胁迫多名女弟子与其发生性关系。
2014年,公安机关对这一非法组织进行了查处。2015年,法院对吴泽衡组织、利用邪教组织实施强奸罪、诈骗罪等罪行,判决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邪教组织会依法受到惩治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对于宗教团体而言,也有着制约其行为的“教规”。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郑建奇表示,在我国,各个宗教团体都有各自的政策,而这些政策也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一旦存在违反宗教政策的行为,如上述的邪教组织,将会依法受到惩治。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即“坚持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事务条例》是我国专门的宗教法规规章,除此之外,《宪法》和有关法律均对宗教事务有所规定。
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实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最大限度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
宗教团体的设立规定
在《宗教事务条例》中,专门对宗教团体的设立、管理等作出了相关规定。宗教团体的成立变更和注销应当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登记,宗教团体章程应当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由发起人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即要经过相应的宗教事务部门同意、办理社会团体等级后,方能成立宗教团体。
宗教院校的设立规定
关于设立宗教院校,在《宗教事务条例》和“国家宗教局第6号令”及《宗教院校的设立办法》中都有明确规定,即设立宗教院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宗教团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出申请,经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后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审批。
同时,设立宗教院校要达到六个条件:要有明确的办校目标、办学章程和课程设置计划;要有符合条件的生源;要有必要的办学经费和稳定的经济来源;要有符合办学条件的教学设施和教学场地;要有专职的宗教院校负责人和专职老师以及内容管理组织;布局要合理。
此外,在同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若已经设立过同类宗教院校的,一般情况下不再设立。
宗教活动场所的设立要求
《宗教事务条例》和国家宗教事务局第2号令《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办法》对宗教活动场所的设立、审批和登记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筹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由宗教团体向拟设立宗教活动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再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批,宗教团体在宗教活动场所的设立、审批、获批准后才可办理宗教活动场所的筹建事项。
设立宗教场所还应具备五个条件:不违背宗教事务条例有关规定;当地信教公民有经常进行集体宗教活动的需要;有拟主持宗教活动的宗教教职人员或符合本宗教规定的其他人员;有必要的资金;布局合理,不妨碍周围单位和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郑建奇表示,宗教活动场所经批准、筹备建设完工后还需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申请登记,宗教活动场所合并、分立、终止或者变更的,应当及时到原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手续。
宗教财务管理规定
在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中,宗教财务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活动场所的财务收入与支出都需要依照严格的规定进行。
圆通寺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由于每天前往进香火的信众较多,因此寺庙内的财务管理也是一项繁重的任务。严格由寺内专门人员从事法事登记是其财务管理制度之一,此外,对于在功德箱内捐钱20元以上的信众,寺内都要向其开具发票,而功德箱也要有至少3名工作人员在场,才能将其打开。
郑建奇表示,为全面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的财物行为,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的财物管理和监督,维护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宗教事务条例》和国家宗教局第7号令《宗教活动场所的财物管理办法》中,对宗教财务管理均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宗教活动场所应当确保本场所资产安全有效,用于与其宗教宗旨相符的活动以及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宗教活动场所应当设立财务管理小组,建立会计制度,加强预算、收入、支出、资产的管理以及监督管理。
宗教活动场所应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后的3个月内,向其登记管理机关提交财务报告,定期以适当方式公布财务收支情况和接受使用捐赠情况,接受信教群众的监督;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负责人和财务管理小组负责人在离任时,登记管理机关应当组织对其进行财务审计,宗教活动场所注销或者终止时,应当进行清算。
教职人员的入教条件
具备专业法务能力
基于推动宗教发展目的,教职人员入教的门槛也越来越高,教职人员除基本条件达标外,还要接受专业礼佛、法务能力的检验。
《宗教事务条例》和国家宗教事务局第3号令《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中,对宗教教职人员都有明确要求:宗教教职人员经宗教团体认定,报县级以上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可以从事宗教教务活动;宗教教职人员的认定办法由各个宗教全国性的宗教团体来制定,并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目前,全国性的宗教团体都已制定出台了教职人员认定管理办法。
熊国才说,以汉传佛教为例,我国佛教协会制定了《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其中就规定了比丘(俗称“和尚”)和比丘尼(俗称“尼姑”)的标准,需具备以下条件: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信仰纯正,遵守教规教义,品德端正;年龄在20至59岁之间,六根具足,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出家人剃度以后,男众要在寺院修学一年以上,女众要在寺院修学两年以上;要有一定的佛学知识,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的诵课和具备佛事、法务活动能力。除具备以上条件外,还要接受三坛大戒等。
遵守日常服饰规范
根据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道教协会的相关规定,对于出家的和尚或道士,日常的活动范围只限于寺庙或道观内,如需外出做法事,需要向寺庙或道观报备,并且严禁僧人和道士到寺庙或道观外化缘、拉赞助。
目前,佛门弟子主要的服装有大褂、海青和海青加七衣,衣领样式为三宝领,由3层组成,长袜绑腿,穿六孔罗汉鞋,代表六根清净。一般而言,僧人只要出了寺院大门或僧人的寮房之后,都要穿大褂。在正式场合,僧人要穿大褂和海青,而只有在特别隆重的场合才穿海青加七衣。
道士的日常穿着主要是中褂、短褂、斜襟和对襟衫,在上香和礼拜时,一般穿长衫,做事干活时为图方便,一般穿短褂。
怎样识别正规宗教场所
宗教场所可以在线查询
宗教活动场所的设立与变更有着严格的审批程序与管理制度,为便于对宗教场所的找寻与验证,目前我国开启了宗教活动场所在线查询系统,只要输入相应信息便可查询到某一宗教活动场所是否登记在册。
熊国才表示,宗教活动场所信息查询系统由国家宗教局设立,目前,系统上可以查询到佛教和道教的活动场所,其他宗教活动场所目前还不能在网上查询,但在依法登记过的宗教活动场所内,一般都悬挂有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也可以作为辨别活动场所是否合法合规的“凭证”。
查询系统的操作也较为简便,只要在信息查询界面选择想要查询的省、市、区县,再选择宗教类型和派别,点击检索即可。通过查询系统,可以看到宗教类型、派别场所名称、地址以及负责人等信息,只要经过宗教管理部门登记的佛、道教宗教活动场所,都可以查询得到。
活佛身份可网络查询
针对目前社会上频频出现的“假僧人”情况,为保障佛门名誉,揭发“假行僧”,目前,藏传佛教设立了“活佛查询系统”,以辨真伪。
熊国才称,目前,可以在网上查询藏传佛教的活佛身份。除此之外,其他教职人员的信息在其服务的宗教活动场所都会列出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