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云南普法网 >> 以案释法 >> 内容阅读
高速公路随意逆行 违法行为付出代价
稿件来源:云南法制报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2日 16:51:20

在楚大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却突然遇到逆行的小轿车,这一幕可把赵先生给吓坏了。幸亏赵先生的开车技术好,当时才没有发生意外。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以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逆行车辆可能逃之夭夭,其实等待他们的是交警的处罚;也有一些人对于开车逆行这样的行为不以为然,其实在生活当中并不缺少血淋淋的案例。

  本期,本报将结合具体案例,针对高速公路上逆行和车辆行驶过程中逆行超车的情形以案释法。

  迎面驶来逆行车 惊出一身冷汗

  8月8日下午,赵先生开车去往大理,当车辆行驶到楚大高速公路九顶山服务区附近路段时,一辆逆行的白色小轿车突然冲进了赵先生视野,幸好他及时处置,才没有发生意外。

  行车记录仪的画面显示,当时天空下着雨,赵先生的车辆行驶在靠右侧的行车道上,前面有一辆大货车。就在赵先生刚刚将车辆行驶到超车道准备超车时,突然听到前面发出一连串的刹车声。“当时前面那辆车刚过去,我觉得前面可能发生问题了,就踩了一脚刹车慢慢减速,等前面的车把路让开以后,我发现对向一辆车逆行着冲过来了。”赵先生说。

  这样的场景让赵先生惊出了一身冷汗,赵先生说,辛亏他当时采取了紧急避让措施,否则后果不堪想象。在高速公路上逆行,简直就是拿生命当儿戏。赵先生猜测,这辆车估计是走过头了,为了图方便才逆行。

  “我们当时真的是被吓了一跳,等反应过来以后,慌张的情绪才少了一些,但是更多的是火冒。因为这种行为说白了,就是完全不顾别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赵先生说,虽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但是直到现在他想想都还觉得后怕。

  高速公路逆行 扣12分罚200元

  接到举报后,楚大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民警根据行车记录仪拍摄的画面找到了逆行车辆的驾驶人。经询问,这名女驾驶人姓田,是弥勒市人,也是白色小轿车的车主。事发当日,田某驾车载着丈夫、女儿及堂哥去弥渡县看望亲人,因对道路不熟,连续错过了祥云和弥渡两个高速公路出口。为图方便,田某便调头逆行至弥渡收费站,驶离高速公路。所幸当日这一路段正在下雨,过往车辆的车速较慢,且当时车辆较少,才没有引发交通事故。最终,田某被交警部门处以扣12分、罚款200元的处罚。

  无独有偶,8月9日早上,在浙江沈海高速公路宁海段,一辆白色SUV在超车道上高速逆行,行驶距离长达近20公里。经了解,车主徐某错过了高速公路出口,想着重新上高速公路还要多付一次过路费,为了省钱,徐某竟直接掉头原路逆行返回,所幸没有造成交通事故。最终,徐某被处以记12分、罚款200元的处罚。交警提醒广大驾驶人,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千万不要逆行。路口错过了还有下一个,可生命只有一次。

  逆行出车祸 监控记录事故瞬间

  8月17日中午,在景东县发生一起摩托车与轿车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摩托车上的两名驾乘人员受伤。道路监控摄像头清晰记录下了交通事故发生时的惊险一幕。

  监控视频显示,当时,一辆摩托车载着一名女子在正常行驶,突然对面驶来的一辆黑色轿车逆行超车,与躲避不及的摩托车相撞,摩托车上女子飞过轿车顶部重重摔倒在地上。

  民警调查了现场痕迹、伤员位置关系,并询问了双方当事人,最终确定了事故发生的原因为黑色轿车逆行超车所引发,而这辆轿车在此次事故中同时违反了多项交通法律法规。

  景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郭年辉介绍,摩托车驾驶人伤得不是很重,乘坐摩托车的女子是重伤,送到医院抢救的当日就做了开颅手术。“肇事轿车有多项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与对向来车会车时超车、违反禁止标线超车、前车超车时他再超车,同时都在这一辆车上发生了。”

  交警部门进一步调查后,最终认定此次事故由轿车驾驶人负全责。目前,事故后续还在进一步处理中,受伤女子手术后还住在ICU病房观察病情。

  【释法】严重的将面临刑法处罚

  交警介绍,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高速公路上逆行,一次性扣12分,罚款200元,可并处吊扣驾驶证12个月。对于这样的处罚,不少群众觉得处罚太轻。为了图一时方便,把别人和自己的安危置之不顾,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样的驾驶人应被禁止再开车上路。

  北京(尚公)昆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彭冲认为,从公序良俗上来讲,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都比较快,逆行不仅是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也威胁了其他人的生命安全。

  从法律角度来讲,在高速公路上逆行属于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如果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巨大损失的,将构成交通肇事罪,或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面临的将是刑法处罚。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2006-2020 云南普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000821号-1 主办单位:云南省司法厅 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