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云南普法网 >> 以案释法 >> 内容阅读
支付宝微信里的钱能继承吗
稿件来源:云南法制报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3日 18:48:12

   “回家扫墓时,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万一有一天我突然意外离世,支付宝和微信里的钱怎么处理?家人不知道密码,甚至不知道有这笔钱该怎么办?”清明节过后,一名网友在网上抛出的这个问题引起不少人关注和反思。

  现象

  虚拟财产继承存难点
 
  “前段时间,我朋友的丈夫车祸去世,朋友想把丈夫支付宝里的理财款转出来,但是又不知道密码。她只能找到支付宝方面,最后几经沟通才转出了这笔钱。”市民陈女士说,“这还是因为我朋友的丈夫以前就把这笔钱的存在告诉给了妻子,如果他从没提及,他妻子根本不会知道还有这笔钱。”
 
  现在,支付宝、微信等软件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理财工具,不少年轻人都开设有此类账户,有些存入的金额还不小,且相当一部分带有“私房钱”的性质,刻意隐瞒家人。
 
  一般而言,网络虚拟遗产包括用户账号密码、虚拟货币和游戏装备3类。微信、QQ等社交工具是不少人记录生活的途径,里面记载了自己的生平过往,对家人而言,也是一笔宝贵的情感财产。
 
  虚拟货币主要是支付宝、微信、QQ等具备“钱包”功能的账号里存储的零钱和购买理财产品,其价值不言而喻。
 
  除了虚拟货币外,一些账号还有变现价值。游戏里的装备、账号不少都是可以转卖的,价值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还有一些个人运营的网店、公众号、微博大V号等,也都是可转卖的虚拟财产,一个网店甚至可以卖到十几万元。
 
  律师

  账号无法继承资金可继承
 
  但现实情况是,由于网络虚拟产品的遗产继承问题比较复杂,我国目前还没有系统的虚拟财产继承方面的立法。
 
  律师表示,依照《继承法》,具有人身性质的虚拟遗产是不可以继承,如即时通讯工具QQ、MSN、网络ID等。而没有人身性质的虚拟遗产则可以继承的,如网上店铺、作品版权和游戏币等。
 
  尽管法律尚无明文,但针对继承账户财产,一些网络公司有自己的规章制度。
 
  《支付宝服务协议》规定:连续12个月未使用支付宝登录名或支付宝认可的其他方式登录过会员号或账户,支付宝会对该会员号或账户进行注销,用户将不能再通过该登录名登录网站或使用相关会员号或账户。如该会员号或账户有关联的理财产品、待处理交易或余额,支付宝会协助用户处理。
 
  《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里也有类似规定:微信账号的所有权归腾讯公司所有,用户完成申请注册手续后,仅获得微信账号的使用权,且该使用权仅属于初始申请注册人。非初始申请注册人不得通过受赠、继承、承租、受让或其他任何方式使用该微信账号。用户注册微信账号后如果长期不登录,腾讯有权收回该账号。
 
  如果涉及到账户内资金,支付宝方面的工作人员称,继承人只需拨打客服电话,按指引准备相关证明,提交给运营者,即可取出离世者的钱。如果不知道支付宝账户,也可通过身份证号查询其是否开通了支付宝账户。同时,只要账户里有余额,花呗、借呗还有欠款,支付宝账号就不会被注销。微信等软件的操作也基本相同。
 
  也就是说,支付宝、微信、QQ、微信公众号等工具的“初始申请注册人”如果去世后,按协议规定,所有权归网络公司所有,且“不得赠与、借用、租用、转让或售卖”。但账户内的资金可通过沟通并经过规定流程,由继承人取出。
 
  不过,淘宝店铺是能继承的。2013年,淘宝宣布推出“离婚过户”“继承过户”细则,以解决因离婚、店主去世等情况带来的店铺分割和继承难题。
 
  提醒

  应该提前做好安排
 
  不论是网络账户里的虚拟货币还是记录的生活点滴,对于继承人而言都是宝贵的。但对于那些想要继承亲人账号的人而言,最大的障碍可能是没法获取密码,没有密码就无法登录,供应商也不支持亲友进行“过户”继承。
 
  对此律师表示,个人对于自己网络虚拟资产应尽早进行安排,可以记在记事本里,也可向亲人告知账号信息及里面涉及到的钱物数额,还可直接订立遗嘱,写明哪个账户里有什么。
 
  另外,在发生意外后,合法继承人也可凭相关证明材料主动向常用网络服务商如支付宝、微信等请求查询账户情况。
 
  此外,提供服务的网络平台也应该及时制定相关的细则,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选项,比如亲人亡故以后,其账户内的数据是否需要全部删除或销毁,还是继续留给后人缅怀,可以征询家属决定。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2006-2020 云南普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000821号-1 主办单位:云南省司法厅 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