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云南普法网 >> 谁执法谁普法 >> 内容阅读
总结普法实践 谱写法治新篇 | 聚焦农村“三步走” 走实边疆普法路
稿件来源:云南普法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7日 11:23:43

  为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切实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引向深入,云南普法微信公众号推出“总结普法实践 谱写法治新篇”栏目,专题推送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普法实践做法和工作经验,扎实推进我省普法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力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普洱地处云南西南边陲,辖9个自治县1个区,其中4个县分别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486千米。全市农村人口约为143万,占总人口的59.5%。近年来,普洱普法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实际,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常态化组织开展了“法治进乡村” “法治宣传固边防”等主题宣传活动,走出了一条具有普洱特色的普法路。

  一体部署确保法治温暖直抵群众心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理念,把普法工作与群众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大限度下沉基层开展普法教育工作。

  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市级政法各单位主要领导同志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各单位齐力推动“法治进乡村”大宣传活动开展。

  明确工作任务。采取分区包点的形式量化工作任务。市、县(区)、乡(镇)三级联动,以10%、30%、60%的比例进行分配,做到大宣传,活动覆盖全市993个行政村、1.3万余个村民小组、143万农村群众。

  统一工作内容。要求并做到230余名领导干部下沉到村组讲授法治课,4500余名政法干警下沉到挂钩村组开展入户宣传,各政法部门结合自身职能职责,至少开展一项与职能相关的普法活动。

  双向聚焦激发各级各部门职能有效发挥

  充分考虑普洱市实际情况及当前需要,立足“既能突出重点又能兼具特色还能形成规模”的工作要求,充分激发工作主动性、积极性。

  聚焦重点确保声势足。针对全市农村广大群众法律素养较低,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地区的现状,2020年度制作了以“16不”为主要内容的《普洱市城乡居民守法提醒告知书》,2021年又进一步丰富内容,结合疫情防控、强边固防等实际工作需要,将内容增加为“18不”。选取本地发生的13个真实案例,制作了《普洱市命案防控警示案例漫画册》,做到入户必宣、入户必发。

  聚焦职能扩大影响力。政法委强化协调调度、跟进进度,保证各参与单位密切配合、积极行动。法院到案发地就地办案,组织开展巡回审判工作,提升警示教育效果。公安机关举行公开销毁毒品大会,传递打击毒品犯罪的决心和信心。检察院把“未检”工作落在实处,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法治讲座,守护未成年人成长与安全。司法行政部门通过法治书架覆盖行动、村规民约合法性审查、民主法治示范村复核等工作,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作合力。

  三方面发力确保工作开展形成常态

  着眼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基础性、长期性特点,通过建立机制保障活动常态化开展。

  督导有力重效果。活动开展过程要求全程留痕,设计活动登记表,推进情况实行半月报送、每月通报,将工作开展绩效纳入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核。同时,压实部门责任,各部门通过采取交叉互查的形式,抓好各项任务落地落实,确保打开工作局面。

  齐心协力提质效。宣讲提纲撰写、启动仪式举办均采取“轮流主场”的形式,保证政法各部门都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普法责任的履行者和承担者。

  同步发力重实践。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把“法治进乡村”大宣传活动、“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与疫情防控、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相结合,不断拓展活动的范围与规模,将系统化普法活动灵活运用于服务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中来,延伸开展了“法治宣传固边防·法治春风拂边寨”等主题活动,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得到加强。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走进群众中“面对面”话家常式的普法方式,让全市政法部门在群众中的口碑越来越好,为法治普洱、平安普洱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法治基础。通过两年的具体实践,系统化运作的普法方式已经能基本成熟运转,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20年,普洱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也位居全省前列。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2006-2021 云南普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000821号-3 主办单位:云南省司法厅 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